从一家医院撑起一家上市公司,到如今枝繁叶茂,多元化并进,通策医疗(600763)进化史,堪称民企转型范本。做中国最大的医生集团,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医生集团,是通策人的梦想。近日,证券时报“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报道组走进通策医疗,探寻通策医疗的梦想动力。
跨行从医13年来,通策医疗迅速崛起为A股市场的明星公司。凭借其迅猛的发展速度和良好的财务业绩,公司股价扶摇直上,区间涨幅高达40倍,成为了资本市场上名副其实“白马王子”。
通策医疗的转型,勾勒出一条新型的社会力量办医路子。去年,浙江省政府已将通策医疗办医模式,列为浙江社会办医模式典型案例,大力推广通策医疗社会办医模式。
做中国最大的医生集团,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医生集团,是通策人的梦想。近日,证券时报“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报道组走进通策医疗,探寻通策医疗的梦想动力。
从一枝独秀到生根发芽
吕建明,和通策医疗的企业文化一样,低调、沉稳。向证券时报采访团谈起往日创业,语速淡然平稳,故事也不跌宕起伏,更多的是从容与坚定。
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的吕建明,在入主通策医疗前,其麾下的浙江通策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杭州本土知名地产企业。2006年前后的巅峰时期,通策房产拥有通策建筑设计院,杭州纵通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甚至涉足百货业、入主杭州利星商场,开发的楼盘如墨香苑、钱江时代、在河之洲等,都渗透着浓郁的文化底蕴。
采访:证券时报副总编辑成孝海(图左) 嘉宾:通策医疗董事长吕建明
“为何要放弃房地产?政策吃不准。当时房地产市场的时松时紧,政策变化太快,这使得项目的开发风险不好把控,所以就得转型寻找出路。到现在,手上一地块都没有了。”寥寥数语,吕建明道出了当初转型的初衷。
2004年,吕建明收购“德隆系”上市公司ST中燕一鸣惊人。此举也为通策医疗步入资本市场搭建好了舞台。2006年,吕建明控制的杭州宝群实业有限公司拍得杭州口腔医院100%的股权。随后ST中燕实施资产重组,杭州口腔医院100%股权被注入上市公司。次年4月,“ST中燕”更名“ST通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