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肉类食品生产加工行业三十余载,“双汇”品牌从河南省漯河市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肉联厂起步,如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猪肉食品企业,形成了国内产能联动、国际资源共享的生产经营格局。对于双汇人而言,专业专注是企业砥砺发展之本,食品安全更是品牌坚守维护的基石。
第二是资本的力量。从二十多年前引进外资开始,双汇逐步实现公司上市、资产重组、海外并购等一系列动作,借助外部资本的力量,起到企业扩大的作用。
第三是技术的力量,双汇一直比较看重技术的力量。多年前公司对于“双汇”二字的解读,就是“汇集世界高科技,汇集世界新工艺。”双汇的技术一直是引进世界最先进的版本,目前国外引进的加工技术装备达5000多台,建立了国家级的技术中心。
第四是质量第一的文化,在双汇质量至上,品管人员有绝对权威。
第五,双汇有一个卓越的领导人,这是企业的共识。万隆董事长在行业有多年经验,远见卓识,坚韧不拔,专业专注。在他带领下,双汇打造出了一个大胆改革,勇于创新的经营团队。
高峰:双汇历年来都是河南省内上市公司中高分红的典范,拥有充盈的现金流。但公司很少进行产业外延扩张,也不会像许多上市公司过多涉及地产。公司为什么会这样做?未来是否有进一步扩张和资本运作的规划?
马相杰:双汇的确不缺乏现金流,在全国范围看都被誉为“现金奶牛”。但尽管如此,双汇也绝对不会盲目跨界。公司盈利较为稳健,盈利水平也比较高。未来分红方面不敢承诺能分多少,但一定还会维持行业内的高分红比例。双汇也有地产项目,但不是为了跨界,而是过去老厂区进行改造,并不会发展为主业。
最近双汇有一个整体扩产方案,目的还是围绕主业发展,不涉及跨界。其中一是对于过去的老厂,在现有工业板块进行升级改造,提高自动化程度。第二是会做大物流业,和双汇原有产业形成配套。在资本运作方面,公司也会寻觅合适的时机。母公司万洲国际在欧洲、美国有并购计划,双汇发展也会考虑在国内寻求合作,但一定是同行扩张,不会是盲目跨行业收购。
力求稳健发展
高峰:公司2018年中期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25%,增幅远超前几年。请问推助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高速增长是否具备可持续性?
马相杰:今年上半年双汇发展业绩增长比较大。上半年以来万隆董事长提出调结构、促转型的战略,在这个战略指导下,同时也赶上上半年猪周期低谷,公司借力扩大了规模,降低了成本,加快了产品结构调整,加强了终端市场整顿,初步显示出了效果,实现了较高利润增长,给市场提振了信心。
后期,我们还继续会沿着调结构、促转型的战略,力求业绩稳定、持续、健康增长,并不求业绩增速过快。一直高增长不太现实,保持一个良性的,较高速的增长是我们的目标。毕竟企业规模大,稳健发展才能长久。
高峰:目前双汇尚未启动电商业务,冷鲜肉等还是通过线下连锁门店方式销售。公司是否有考虑过线上布局?具体规划是怎样?
马相杰:这几年国内电商业务发展如火如荼,但是生鲜电商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加上国内冷链发展不够健全,国内生鲜电商没有哪家是做的特别好的。当然下一步,有很多企业都在着力发展生鲜电商。双汇从2015年就已经开始尝试线上销售,目前也已经初步介入生鲜电商领域。目前的做法是在国内知名的电商平台,如天猫、京东等做一些预包装产品。
接下来我们考虑分两步走,一是继续扩大平台销售范围,在更多的平台销售我们的产品。第二会在适当的时候会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大产品在网上渠道的销售。但是目前短期内公司的线上销售占比不会很大。因为毕竟国内冷链物流和终端冷链发展水平仍不高,我们要跟随冷链的发展来推进。过早过快的发展,和国内冷链设备不匹配的话,可能会对食品安全形成威胁。
中美协同发展
高峰:双汇2013年收购史密斯菲尔德后带来了怎样的改变?对企业后续发展又将产生怎样影响?
马相杰:2013年双汇母公司以71亿美元,并购了美国史密斯菲尔德。是中国第一的肉类加工企业,并购了全球最大的猪肉食品公司,这也开创了当时中美最大的并购案,改变了世界猪肉行业的格局,提高了双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次并购对公司直接带来的效益是,公司可以发挥中美协同效应,运用美国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美国的技术水平确实比我们先进,在技术交流方面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后续公司将继续加强双方的技术交流,可以共同提高双方的技术水平,发挥强强联合效益。
同时,对于产品升级也将起到推动作用。欧美国家的产品水平比我国发展靠前一些,他们的肉类工业比我们发达,所以我们在美国引进了很多好的产品,满足国内越来越多元化的产品需求,提高中国双汇产品研发能力升级。
高峰:中美贸易摩擦对猪肉进口产生冲击,公司是否感受到了影响?
马相杰:因为双汇每年都从美国进口大量猪肉,中美贸易摩擦刚开始对公司形成了一定影响。不过后期公司及时做出调整,使得今年最终体现在报表中的影响并不明显。
今年中美贸易产生摩擦,但偏偏今年中国生猪行业正处在猪周期低谷,在一定月份,中国成本比美国还要低一些,所以我们中国双汇也适时扩大了产能,降低了成本,对当期成本没有形成明显影响。此外,双汇拥有全球资源优势,业务不仅在美国,包括欧洲、南美,也有很多猪肉资源,所以我们第一时间也调整了采购区域,由过去主要从美国进口,调整为从其他几个生猪养殖行业较发达的国家进口,弥补了美国进口不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