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正逢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为了弘扬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汇聚资本市场正能量,证券时报日前正式启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大型系列报道。该系列报道由本报社长兼总编辑何伟领衔,拟走进100家表现卓越的行业龙头上市公司,与上市公司高管面对面,深入探访中国资本市场践行高质量发展的好公司、好企业家、好故事。

第45期“能源+金融”双平台,江苏国信——江苏国资改革的排头兵

作为国有资产证券化的先行者之一,江苏国信在感受到资本带来的强大助推力的同时,也迎来了速度与稳健如何协同等多重挑战。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国企改革大浪潮下的一个缩影。为何选择能源和金融作为双主业?双主业如何实现协同发展?资产证券化后公司业务有何变化?

第45期

“能源+金融”双平台,江苏国信——江苏国资改革的排头兵

作为国有资产证券化的先行者之一,江苏国信在感受到资本带来的强大助推力的同时,也迎来了速度与稳健如何协同等多重挑战。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国企改革大浪潮下的一个缩影。为何选择能源和金融作为双主业?双主业如何实现协同发展?资产证券化后公司业务有何变化?

开拓异地业务,对接“一带一路”

周一:公司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方面具体有什么规划?

李宪强:“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江苏国信作为能源、金融“双主业”运营的公司,对“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能源、金融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一方面,充分发挥子公司江苏信托的投资、融资功能,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投资和融资服务;另一方面,下属能源板块具有丰富的电力能源项目建设运营管理经验,可以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能源需求服务。目前,公司已多次派员前往“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国家进行考察调研,做好项目论证工作。

周一:近日,公司控股股东江苏国信集团改建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国资改革对公司发展有何具体影响?

李宪强:江苏省国信集团是省属大型国有独资企业集团,也是省委省政府授权改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唯一试点企业。国信集团将探索适合国有企业更好更快发展的模式和路径,建设成为盈利能力较强的市场经济主体;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厘清出资人事权边界,落实董事会职权;更加聚焦主业,做强能源,做优金融,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释放企业发展活力,加快建立激励与约束有效结合的管控体系。在此过程中,江苏国信将抓住国信集团试点工作契机,发挥上市平台功能,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将优质的能源、金融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提升资产证券化率,做强做优做大主业板块;进一步强化资本的投资与运营管理,加强市值管理,使股票价格回归价值本源;进一步改善治理结构,改革管理机制,激发内生增长活力,持续提升经营绩效。

“积极探索,当好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周一:公司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李宪强:江苏国信能源板块围绕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如何当好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尝试。一是优化能源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然气发电项目。继续通过节能技术改造、增容改造、运行维护等手段,推动存量煤电项目的清洁高效利用。二是积极拓展省外能源项目,加快推进苏晋能源控股项目,探索与其他省市的战略合作,进一步延伸集团能源产业链。三是探索现代能源发展的新模式,按照“打造综合能源供应商”的目标,加大资金投入和技术研发力度,进一步整合集团系统内煤炭、电力销售等业务,不断提升公司竞争力和影响力。四是不断深化内部机制改革,进一步改革上市公司经营机制、薪酬机制、考核机制,结合自己行业特点,对标国内先进企业,为企业发展增添新动力。 

信托方面,尤其伴随资管行业大统一监管时代的来临,信托业需要明确回归本源的方向,把握业务转型发展的机遇,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当前,信托行业面临如下高质量转型发展趋势:一是信托产品基金化、证券化。信托行业需要在风险管控、盈利模式和经营模式三方面实现创新转变。基金化在于对冲风险,证券化可以盘活存量。二是业务模式基金化、产品标准化、收益净值化、交易流通化。 “资管新规”正式出台后,信托公司产品模式的基金化、标准化、净值化、流通化已成必然。三是业务领域细分化、专业化。信托公司要做到业务的转型就要明确市场定位,利用自身的禀赋优势对客户进行再度细分,对投资领域再度细分,并且在细分领域深耕细作,高效对接资金供需双方。

未来信托业必然会面临着规模增速回落和行业竞争加剧的新形势。江苏信托将积极参与到先进制造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中高端消费、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加快创新产品研究,满足财富客户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周一:在环保政策加码、金融监管趋严、煤炭去产能政策持续的大背景下,公司面临了诸多挑战,公司是否会进一步转型?今年最重要的规划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制定?

李宪强:面对煤炭去产能,公司成立能源销售公司,统一采购煤炭,增强议价能力,与五大发电集团享受相同的长协煤政策;在北方港口成立煤炭储存基地,降低采购、中转成本。公司机组经过超低排放改造,均满足环保排放要求。环保政策加码对电力业务影响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江苏省263行动计划的减煤量要求导致公司省内机组发电利用小时逐年缓慢下降,对此公司将合资成立苏晋能源控股公司,在山西收购电力项目,实现晋电东送。二是江苏省将关闭省内用于供热的小煤炉,这将带来巨大的供热市场,公司将积极投资燃机热电联产项目,并不断开拓供热市场。

信托方面,基于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面对全面趋严的监管环境,公司将继续坚持创新业务与传统业务两手抓,加大信托业务转型力度,全面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质量。

一是积极稳妥推进异地展业。继续加大异地展业力度,以市场为导向,以人才定区域,积极稳妥地推进异地业务部门建设,全面开展各类信托业务。

二是积极推进平台业务向地方产业基金和PPP业务转型。公司将把产业基金作为政信业务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积极推进与省内重点市、县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进一步加强与省财政厅、财政部PPP基金中心的合作,继续深化PPP业务。

三是加快推进标准化净值型产品、资产证券化业务、消费信托、房地产信托、家族信托等新业务的落地,及时总结经验,推广模式,扩大规模。

四是加大家族信托、慈善信托研发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