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正逢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为了弘扬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汇聚资本市场正能量,证券时报日前正式启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大型系列报道。该系列报道由本报社长兼总编辑何伟领衔,拟走进100家表现卓越的行业龙头上市公司,与上市公司高管面对面,深入探访中国资本市场践行高质量发展的好公司、好企业家、好故事。

第43期从村办小厂到中国企业500强,太阳纸业36年资产增长1万倍

当国内造纸行业为原料四处奔走之时,太阳纸业(002078)却提前布局,公司7月17日晚间发布公告,计划增资6.37亿美元,在老挝建设以进口美国废纸和欧洲废纸为原料的、年产40万吨再生纤维浆板生产线和2条年产40万吨高档包装纸生产线。

第43期

从村办小厂到中国企业500强,太阳纸业36年资产增长1万倍

当国内造纸行业为原料四处奔走之时,太阳纸业(002078)却提前布局,公司7月17日晚间发布公告,计划增资6.37亿美元,在老挝建设以进口美国废纸和欧洲废纸为原料的、年产40万吨再生纤维浆板生产线和2条年产40万吨高档包装纸生产线。

看好未来中国造纸行业

王冰洋:在环保政策趋严、进口废纸政策收紧等背景下,您怎样判断造纸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李洪信:我比较看好造纸行业,因为不管政策怎样变化,这个行业基本上都是刚需,高科技对这个行业基本没有冲击。在纸的消费方面,中国还有很大空间,美国人均消费各类纸300多公斤,日本、欧洲是200多公斤,中国才7、80公斤。只是未来市场需求可能会发生变化,企业一定要跟着这个变化走。

环保趋严,应该说对我们这个行业是个大利好,可以加速行业的整合。这些年来,造纸行业治污的力度确实比别的行业大好多,但为什么口碑还是不好呢?就是因为量太大,影响就大,必须把这个量降下来,降低影响,这是这个行业未来发展应该注意的。

关于进口废纸政策收紧,导致原料更加紧缺,这个问题中国能不能解决?完全能解决,不必紧张。目前中国每年6000万吨纸的产量,出口了大约2000万吨,国内还有4000万吨,这就解决了80%的废纸原料问题,剩下的20%,可以用一些纤维好点儿的原料,就解决了。比如我们太阳纸业,就是用一部分半化学浆来代替废纸,成本比全部用废纸还便宜。

王冰洋:您认为中国造纸行业什么样的格局才能保持持续发展?这种格局怎样才能形成呢?

李洪信:目前中国造纸行业有了一定的集中度,但还是太分散,2000多个工厂,还是太多,美国也就10家20家的。

那些产能落后的小厂,装备水平比较差,环保治理也比较差,大企业去收购它,也没有意义,这个还是要靠两个力量:一个是靠市场的力量,由市场来决定怎么样整合更好一点;第二,还是要靠政府把那些“散乱污”下功夫去掉,像浙江、广东那些地方,这样的企业比较多,给他们一定的补贴,不能一关了之,这些小厂也干了一辈子,不容易。这两个力如果能够结合起来,就可以加速对中国造纸行业的整合,这对造纸行业将是一个福音,对国家的环保、节能也是一个福音。

王冰洋:能否介绍一下公司在环保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取得的成绩?

李洪信:我们对环保的认识和投入非常早,也就是在2000年前后吧,我们就把环保放在了我们的三大“生命工程”的首位:环保、质量、安全。这三条哪一条不行了,我们公司就没有了。但那个时候由于技术、资金问题,环保做的还不是很完善,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资金实力的壮大,我们在环保领域已经投入了56个亿。

目前,可以自豪地说,我们的水达到了全世界最高标准,比欧洲标准都高;大气,我们全部是超低排放;固废,我们全部资源化,比如白泥,目前我们跟美国一家公司合作,把废白泥经过加工以后,做成碳酸钙,再回用到高档纸的生产当中,这个我们是世界第一,目前还没有其他企业能够做到。

目前在环保方面,我们都是经得起检验的。但是今年春天我们提出了更高的目标,用3-5年的时间,做到一滴水不向外排放,今年开始做第一个试点;大气方面,到2019年,公司争取全部烟筒都不冒烟儿。

王冰洋:资本市场对中国造纸行业最大的一个担忧就是,下半年可能会有很多产能投放,不管箱板瓦楞纸、文化纸,还是白卡纸也好,大家担心会有价格战,您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李洪信:中国造纸行业供大于求,不是今年下半年的事儿,是始终都在一个供大于求的状况下生存发展,产能过剩也并不完全是坏事儿,可以加速行业的优胜劣汰。资本市场担心的价格战我想不会有,但个别产品的价格会回落一点,白卡纸的价格战最近基本结束了,价格也到底了,开始回升了,铜版纸价格也到底了,也开始回升了;下一步双胶纸有可能价格会回落一点,但是受原料价格支撑,降幅也不会太大;箱板纸虽然有新产能出来,但价格不会再降了,因为废纸价格都3000多块钱一吨了,那么箱板钱不可能再便宜了吧,而且箱板纸价格现在是最淡季,我估计到旺季也会回升;文化纸有可能价格会有回落。整个大的环境,今年下半年不会有太大波动。

“四三三”战略,实现转型升级

王冰洋:我看到公司员工的精气神都很高,想问一下公司的激励机制是怎样的?有什么保持员工战斗力的制度么?

李洪信:我在用人方面非常重视,首先我们有股权激励,这个范围比较广。其次,我们的激励有两条路线,一个是技术路线,有些人不善于当官,钻研技术钻研的比较好;再一个是管理路线,车间主任、班长、组长等一层层提拔起来的,以德为先,品质必须要好,能力适中即可,按照这个原则去用人。

值得我骄傲的,一个是中层管理团队,其他企业比我这个再优秀的不多,再一个就是优秀的员工队伍,员工们吃苦耐劳。

其实,培养人是要从点滴做起的,不是光有激励就行的,信任和平台也非常重要,除了薪酬之外,员工也非常在乎是否受到尊重,这个平台能否发挥他的才能。公司已经基本解决了员工的住房问题,这个对稳定我的员工队伍起到很大作用,增加了企业粘性,安居才能乐业。

现在的年轻人谁也不愿意多出力了,所以,我们要把他们的工作环境弄的舒适一点,工作劳动强度轻一点,待遇好一点。90后、00后,现在我们要适应他们,他们是主力了。

王冰洋:公司已经覆盖了产业链的上、中、下游,未来,公司在产业布局方面有何新的规划?

李洪信:我们下一步主要的问题就是解决原料的问题。中国造纸行业最大的短板就是没有纤维原料,打破发展的天花板,就要走出去,把世界上最好的资源拿来给我们用,第二个就是创新,其他的没有什么捷径。

我们有一个“四三三”发展战略,其中,“四”是指纸今后只占全部产能、利润的40%;新材料,包括溶解浆、木糖啊这些,占30%;生活消费品,包括生活用纸、纸尿裤、卫生巾、无纺布等等,占30%。这个战略是2012年就提出来了,靠这个战略,我们熨平了行业周期,利润不会大起大落。未来,我们会成为一个消费品企业。

中美贸易战不可怕

王冰洋:请问,中美贸易摩擦对公司业务有影响吗?您怎样看待中美贸易战?

李洪信:中美贸易摩擦没什么可怕的,对我们太阳纸业影响很小,对中国企业影响也不大。

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呢?第一,你要想发展,你就走出去,天花板就没有了。第二,生产性价比高、差异化的产品,企业在市场上竞争力提高了,自然就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