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内造纸行业为原料四处奔走之时,太阳纸业(002078)却提前布局,公司7月17日晚间发布公告,计划增资6.37亿美元,在老挝建设以进口美国废纸和欧洲废纸为原料的、年产40万吨再生纤维浆板生产线和2条年产40万吨高档包装纸生产线。
证券时报记者 崔晓丽
2017年以来,国内环保政策趋严,同时外废进口政策收紧,中国造纸行业原料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对于国内造纸企业来说,大有“得原料者得未来”之势。
当国内造纸行业为原料四处奔走之时,太阳纸业(002078)却提前布局,公司7月17日晚间发布公告,计划增资6.37亿美元,在老挝建设以进口美国废纸和欧洲废纸为原料的、年产40万吨再生纤维浆板生产线和2条年产40万吨高档包装纸生产线。
上述项目如果能够顺利实施,太阳纸业将是第一个在海外布局废纸浆生产项目的国内造纸商。
这样的“未雨绸缪”,太阳纸业已经历过多次,每逢行业低谷时,太阳纸业总是或投资上新项目,或收购新产能;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太阳纸业总是能够拿出受市场欢迎的产品;就连环保,公司也是走在行业前列。
日前,证券时报“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报道团走进太阳纸业,证券时报副总编辑王冰洋对话太阳纸业董事长李洪信,探寻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因素。
采访:证券时报副总编辑王冰洋(图右) 嘉宾:太阳纸业董事长李洪信
高质量发展“密码”
王冰洋:太阳纸业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小作坊发展到今天的“中国企业500强,世界造纸50强”,中间有哪些决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