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人想读懂御家汇(300740),这家阿里生态系统中成长出来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微缩版的中国电商发展曲线。为什么是面膜行业?为什么是御家汇?再进一步,为什么是汀汀(戴跃锋花名)?从创始人口中去获取上述问题的答案,往往会最接近真实。
成孝海:那你当时没有想过面膜将来会市场比较大,比较看好,比较容易做大。
汀汀:最开始做是因为我身处其中,我认识到互联网一定可以产生品牌。这是我们在2006年就已经看好的事情,但是具体做什么,那时候没想过,觉得只要做一个有自己品牌的东西,在互联网一定就可以挣钱,这就是最开始创业的想法。
创业初确实也没想过说要把它做得很大,就想着,我可以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去卖东西,可以挣钱。因为我来自农村,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要留在这个城市,买房、买车、娶妻生子,这是初心。
但是做到一定阶段之后就发现,原来我们选的这个品类刚好是跟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消费升级的大趋势相匹配,有点误打误撞的味道。
那时刚好电子商务又在高速发展,我们有幸搭上两轮的快车。渐渐最初的愿望实现后,我开始思考,我为什么创业?我的追求是什么?这个品牌我到底要不要继续做下去?
到现在,我们的规划越来越清晰,开始有了企业的使命,找到了前进的目标,而这些都是我们在创业的过程中逐步建立。
成孝海:对互联网新经济而言,我们说人才非常重要,御家汇的人才战略是一个什么样的做法?
汀汀:我们应该在美妆企业里面,或者说在很多A股上市企业里,我们员工持股数量应该是算比较高的企业之一。我们上市的时候有接近100个员工股东,这个应该就可以折射出整个团队的激励方式。
另外,我觉得我们的愿景和价值观,对人才吸引很重要。你在这家企业要踏实待下去,核心是你是否相信这个企业的未来,而不是说拿多少待遇,我们现在一直在强调相信相信的力量,这可能对于传统的制造业企业很难理解,但是对于从互联网长大的企业,这个力量比任何力量都要强。
关于格局:“要成为全球美妆企业前十”
成孝海:面膜目前的市场格局怎样,公司怎样给自己在市场中定位?
汀汀:我们想成为全球前十的美妆企业,为什么锁定这个目标,有三点原因:第一,国外今天排在全球前十的美妆企业,营收规模至少50亿美元以上,排在前列的企业甚至超过200亿美元。美妆巨头的出现,是基于当年它所在国家、所在地区经济增长,消费崛起所催生的。
以日韩为例,经济的高速增长催生了日本资生堂、花王两家营收超50亿美元的美妆企业,韩国则有世界排名靠前的爱茉莉太平洋、LG生活。
回过来看中国,从化妆品产业的发展轨迹来看,我们认为中国刚好进入催生大型美妆集团的时间区间。第一,中国现在人均年收入超过7000美元,按照日韩的经验,人均收入超过7000美元的时候,化妆品行业面临高速发展;第二,中国一直多年保持经济高增长,且有14亿人口庞大市场。我们的判断是,十到二十年之后,美妆行业全球前十,应该有三家左右在中国,我们希望是其中这三家之一。
成孝海:在面膜市场上,御家汇现在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汀汀:如果是面膜,从已知的公开数据来看,御家汇是全球第一。因为之前,大家比较认同韩国的面膜,但韩国一家面膜上市公司的数据显示,虽然它面膜单价比我们贵,但是营收不到我们二分之一。所以从这个公开的数字来推断,我们销量应该是全球第一,但可能不那么绝对,因为整个市场还是很分散。
关于市场:“中国面膜市场大概在500亿”
成孝海:面膜是一个很细分的市场,一般投资者不太了解,请给我们普及一下这个行业的市场规模和发展趋势?
汀汀:具体到面膜贴,在化妆品中它属于亚洲品类,这也就决定了只要在中国做好,面膜就可以在全球做好,因为亚洲最大市场在中国。
从这个品类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面膜已经成为快消品。现在一个成熟的女性用户一年大概敷一百片面膜,也就是一周两到三片;重度用户,比如范冰冰,一年要敷一千多张面膜,也就是一天要三张,只要空闲下来就敷面膜。
现在中国处于什么市场阶段呢?有一批成熟用户,但还有更多的用户,是从不使用到开始敷面膜或是少使用到多使用。一是人数增加,二是频次增加,这两个增加点让整个行业一直保持高速发展状态,而我们刚好处于机会周期。
现在我们判断,整个中国面膜市场大概在500亿,未来长期来看应该会过1000亿。
讲到整个美妆的话,长期来看,现在中国人均化妆品消费额是日本的十分之一,意味着中国美妆市场可提升空间至少还有10倍;另外,我们的人数是日本的7倍,简单推算,我们觉得十年、二十年之后,中国整个美妆市场的份额应该在3万亿以上,而不是外界所说的40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