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正逢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为了弘扬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汇聚资本市场正能量,证券时报日前正式启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大型系列报道。该系列报道由本报社长兼总编辑何伟领衔,拟走进100家表现卓越的行业龙头上市公司,与上市公司高管面对面,深入探访中国资本市场践行高质量发展的好公司、好企业家、好故事。

第20期资产跨越700亿,打通化纤全产业链!浙石化项目将再造一个荣盛

跨过2013-2016年的低潮期,民营化纤、石化行业的车轮正在飞速旋转,荣盛石化正驶在快车道上,公司主导的舟山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渐行渐近,这个超大工程是公司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重头戏。回顾往昔发展历程,李水荣认为,没有高质量发展就没有今天的荣盛。

第20期

资产跨越700亿,打通化纤全产业链!浙石化项目将再造一个荣盛

跨过2013-2016年的低潮期,民营化纤、石化行业的车轮正在飞速旋转,荣盛石化正驶在快车道上,公司主导的舟山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渐行渐近,这个超大工程是公司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重头戏。回顾往昔发展历程,李水荣认为,没有高质量发展就没有今天的荣盛。

再造一个荣盛

周一:浙石化项目建成对荣盛石化而言是里程碑事件,项目预计什么时候投产?

李水荣:荣盛石化做了这么多年,这么久做下来还没有浙石化项目大,这个项目第一期2000万吨/年,投资800多亿元,投成以后,荣盛石化的规模将翻一番,意味着“再造一个荣盛”。

项目第一期年底前争取投产,我们的目标是11月份,11月份油进去,到年底全线打通。

周一:4000万吨/年的规模在全球范围内达到了什么水平?

李水荣:从企业来说,还排不到前面,中石化2.2亿吨,中石油1.8亿吨,国外美孚、壳牌、BP产量也很大。但单一基地,一次性统筹规划4000万吨/年规模的炼化项目是比较罕见的。我们4000万吨的规模不仅是包括炼油,光炼油很简单,4000万吨炼油只需要300-400亿投资,但我们的项目是炼油一体化,包含炼油、芳烃、烯烃,是全方位的,光做炼油的话,很多副产品浪费掉了、烧掉了,利用率不到90%,我们实现芳烃烯烃一体化后,利用率能达到98%。因此,我们现在做的是全方位的投资,炼油一体化4000万吨的投资费用,如果光做炼油可以做到1亿4000万吨。

周一:民营资本进入炼化行业以后,与目前国有资本形成竞争,跟国有巨头相比,公司的优势是什么?

李水荣:相对来说,国企的成本尤其是社会成本较高,其次设备陈旧。我们是新进入者,新建的装置集中、大、新、用人省、成本低、自动化创新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的优势。国有企业承担着国家的责任,也有他们的优势,比如时间长经验足,人员资源多,折旧时间长等。所以说,各有千秋,也各有欠缺。

周一:石化、化纤行业属于周期性比较强的行业,有什么好的方法平缓周期波动?

李水荣:就整个大石化产业链来讲,周期没有什么大的问题。我们是全方位的,我们竖向、横向都在发展,整个产业链来说不可能出现全方位的下降、全方位的过剩。如果是单一行业,周期性比较强。

从炼化开始到下游其他产业,最重要的风险还在于石油。比如,2008年8-9月份,油价由147(美元/桶)掉到年底40美元不到。不过,我认为这种下跌是暂时的。比如2008年产品价格下跌看起来很可怕,涤纶丝从接近2万元降到8000多元,掉了一半还不止。那怎么办呢?我当时就说不用怕,我们的库存不少,而且是中间产品,还是赚钱的,慢慢肯定会涨的,2009年上半年,国家4万亿投资拉动经济,涤纶丝价格全部涨回来了。当时亏在哪里呢?亏在库存,经营里面不亏的。所以主要还是看企业实力强不强,如果2008年实力不强,企业资金链断了,就倒掉了。

每逢尾数为“8”的年份是一个节点,1998年有金融危机,2008年有次贷危机,2018年市场竞争会淘汰一批,关键是自己要练好内功,所以说“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做企业叫武功,真正做得好叫轻功。

微信图片_20180527163028

做企业要讲“勤、理、法”

周一:上市对公司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李水荣:荣盛石化2010年11月上市,中间还准备了好几年,公司2005年准备上市,我认为,做小的企业要勤,企业做大要理,做到最后要讲法,总结起来就是“勤、理、法”。勤,是勤奋,什么都自己做。等到快要上市,就要理清关系,理清关系至少需要1-2年,公司、股东都需要理顺。我们2006年改制为股份公司,到2007年基本上改制好,2008年上报材料,但2008年赶上金融危机,证监会暂停IPO,等到2009年下半年再启动,市场又起来了。我们2008年没有亏损,如果亏损的话三年不能上市,所以2008年我们把握还是不错的。2009年9月IPO市场恢复发行,我们随后于2010年上市。

当初2005年准备上市时,别人都说,李总你为什么上市啊?不上市你现在也很好的,上市有很大压力,很难的,上市以后要规规矩矩,有很多风险。我说,风险肯定是有的,没有风险不可能,如果没有风险,大家都去做企业去了。正因为有风险,有人不敢做,有人倒闭掉了,但做企业一定要和资本市场结合起来。

荣盛石化如果当初没有上市,规模不会做这么大。我们上市把握了两波发展,第一波,公司20多亿元投资了本部几个车间,4亿元资本金投入到大连PTA基地。第二波,我们定增募资30亿元用于宁波芳烃项目,这个项目总投资100多亿元。这次是60亿元定增募资投入舟山浙石化项目,项目总资本金238亿元,荣盛石化将投入120亿元,除了60亿元来自定增募资,公司自筹资金60亿元。

心不苦就不辛苦

周一:您曾获评“风云浙商”,您觉得浙江企业家都有哪些特质?

李水荣:我认为浙江做大做强的企业家都具备实干、创新的特质。像阿里巴巴马云、海康威视胡扬忠、大华股份傅利泉,都是行业内的实干家,专注把自己的行业做好,我们荣盛石化也是,专注把自己的产业链做长,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荣盛石化现在就是要把炼油化工这个行业做强,我们70%的业务都涉及石化行业,把主业做强才是真正的成功。主业这边做一下、那边做一下的企业都不行,他们做不出真正的品牌。

周一:您是各种富豪榜中的明星,您的财富观是什么?您准备怎么使用这些财富?

李水荣:首先,我的理想是继续把企业做大做强,不管现在有多少钱,如果企业不管理好,不理顺好,财富多少都会流失的。其次,企业做大到一定程度,财富就只是纸面数字了。对我来说,企业一定要做好,企业做到最后都是一张脸,做不好的话,脸就没有了。企业做大做强的意义主要是为国家争脸,为国家做贡献,为个人争光。

做企业做得这么辛辛苦苦,如果最后企业做失败,也会伤心。我爷爷、爸爸说,人做事业辛苦,心不苦就不辛苦,辛苦辛苦是心苦啊,心苦才是真的苦,心不苦睡觉半个小时就够了。

当初我们PTA项目只用了23个月就投产了,震动国际,美国也进行过报道,在这之前,没有一个PTA项目两年就能投产。这种创业精神还是很重要的。有人说你这种精神累不累,我说,做开心事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