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科技型企业,必须把提升技术水平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只有科技不断进步,企业发展的根基才稳。光迅科技的主营是光通信领域内光电子器件的研究、开发、制造和技术服务。毛浩说,未来世界就是光的世界。把光的核心技术掌握了,某种程度上就掌握了商业世界的话语权。
5G将为光模块业务带来7倍空间
成孝海:武汉邮科院下面有四家上市公司,他们和光迅科技具体是什么样的关系?
毛浩:简单来讲是这样的:烽火通讯是我们的下游,我们为这家公司提供器件模块;理工光科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光迅科技的下游,我们做传感器的激光器,他们做工程应用,主要在光纤传感;长江通讯持有长飞的股权,某种程度上它是家控股公司。
成孝海:将来邮科院会不会在总体战略上有什么规划?
毛浩:我相信肯定会的,除了现有的上市业务之外,集团还有无线通讯、智慧城市等资产,未来集团会根据市场变化做一些规划,包括一些新兴业务。
成孝海:5G发展对光迅科技的产品需求大概是怎样的?
毛浩:首先是直接用于5G的光模块。以前传统的3G、4G时代不一定要光,用传统的电或者低速光就可以解决;到了5G时代就必须用到光,基站侧必须用光介入,包括前传、中传、回传,我们预计光模块的使用量会是以前的6到7倍的空间,所以在光模块方面市场会有一个快速的增长。从目前的布局来讲,我们10G模块的芯片是自产的,接下来25G的芯片有望在今年年底量产,在光模块的芯片方面,光迅科技有比较大的优势。
第二,5G只是一个接入,是一个基站侧的方式,实际上5G信号接入之后,马上就进入到整个光网络,5G的建设会对整个网络带宽,或者数据中心的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在5G时代,我们预计一部手机可以达到一个G的通道,比现在要高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这样就会带来光网络里面的传输、接入、数据中心建设量快速提升,光迅科技在这些领域有很多产品,在全球的竞争力还是比较强的,这会给我们带来商业机会。
总体上来说,网络是一个平行结构,它的网络效率是由速度低的地方来决定,而不是由速度快的地方决定,如果我们接入的地方或者说终端做到了1个G,但在用户端或数据中心端速度在5G时代速度不提高,网络就是没有效率的。因此,5G时代的来临,会倒逼网络建设的加速。未来除了5G终端这一块的基站建设之外,整个光网络的建设都会提速。
成孝海:4G的基站到时候是不是不能用了?还是要需要增加密度?
毛浩:现在看来两个方向同时在做,一是进一步改造4G的基站,提高它的宽度;二是现有4G基站布置数量本来就不够,密度要加大,还要去布置一些新的基站,绝对数量和密度都会有比较大的增加。
成孝海:在4G时代,一个基站需要的模块大概是多少G?
毛浩: 到了5G时代,这个速率会提高到25G或50G,或者是100G,通道数还要增加,所以速度会更快、数量更多、密度更大。
成孝海:有没有一个基本判断,5G时代对你们产品的市场需求大概是什么样的规模?对公司收入会有什么影响?
毛浩:这是动态的,从光模块来讲,差不多是我们现在的6倍到7倍;纯粹从基站侧这一块来看,实际上是对核心网络,绝对数量比现在起码增加1倍。整体市场会比以前增加1倍或者更多。对公司收入的影响,那要看具体市场占有率,光迅科技的芯片在国内有优势,预计我们的市场占有率在5G时代会比4G时代更高,到了产生规模效应的时候,我们的盈利状况或者毛利比现在会更好,我觉得起码增加几十亿的收入是没问题的。
光迅科技100G产品
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
成孝海:除了光通讯行业之外,5G项目的建设还会给相关行业带来哪些确定性变化?5G目前的建设节点是怎样的?光迅科技在这个建设节点当中,哪些时间点会有相应的产品出来?
毛浩:关于5G建设的节点,第一,目前4G基站的建设还是在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可能基于5G的规划今年下半年会开始启动,今年年底明年年初,5G基站的建设可能会启动,整个传输网也会进行改造和优化,与之配套,接下来数据中心可能也会加快上马。华为、小米等企业都有自己的数据中心,随着5G的投入应用,手机上的数据都会传到云端,它的数据中心建设会进一步加速。我觉得等到5G发牌,5G手机应用的时候,从传输到接入、到数据中心,包括基站侧,建设都得跟上来。到时候消费者传输的很多都是高清视频的内容,这些数据全部在数据中心,在网上存起来。我们预计5G大概会在2020年前后发牌,在这之前必须建好,否则网络好不容易建设起来,很容易崩掉,因为到时候我们很多交流都可能是高清晰的视频,甚至可能是3D,我想大概是这样几个时点。
5G的建设是全线布局,也是立体建设,它的应用不仅仅是基于传统的语音通话,实际上更多是视频。人与人之间的高清传输,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用途,就是物联网。物与物之间信息的传递,以及所谓传感网和物感网的建设,基本上都是依托5G建设起来的。我们的手机未来在终端上会有很多新的应用,包括大量的传感网,一个是与人相关的,比如可穿戴设备、医疗、智能驾驶、智能家居等,随着5G的应用,大量动态信息的采集与应用,以及大量传感器的使用,都会跟上来。以无人驾驶为例,未来的无人汽车带宽会做到1个G,除了汽车上需要大量传感器外,沿着汽车的通道、沿着汽车的线路,两边实际上有大量传感器,它不停地要把汽车运营的数据传到网络上,同时还要有反馈,这对整个网络建设会有很大带动。
在未来的万物互联时代,更多的节点、更多的传感器,需要更多的芯片、发射模块、接收模块、激光器,效率最高的还是用激光来探测,不仅成本低,而且准确度高。传统的传感器基本上是基于电,但电的带宽不够,信息量也不够,同时需要有电源管理,这些都是传统的电子器件或电线电缆,有一定的寿命期限,而光纤传感是基于激光器和光纤,光纤的寿命逻辑上20年、30年都不会坏,所以未来物联网中间大量的传感器都是基于光的,光迅科技的芯片未来可能会在这些领域应用比较多,量会大很多,这些是硬件。在软件方面,可能更多的互动游戏,或者3D虚拟现实,会比较多地应用光迅科技的产品。5G是改变社会,4G是改变生活。5G的应用场景就是万物互联、超低延时、超高速,但这需要光通信的技术。未来新型太阳能电子、新型的可见光照明,包括汽车车灯,都是跟激光器相关的产业,对于光迅科技来说,商业机会很多很多,只是我们怎么样去把握好而已。
光迅科技“走出去”的步伐坚定,这家公司海外收购的主要目的何在?有哪些值得业界借鉴和学习?在毛浩看来,量子通讯又是一匹“狼”,它会颠覆很多传统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