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正逢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为了弘扬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汇聚资本市场正能量,证券时报日前正式启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大型系列报道。该系列报道由本报社长兼总编辑何伟领衔,拟走进100家表现卓越的行业龙头上市公司,与上市公司高管面对面,深入探访中国资本市场践行高质量发展的好公司、好企业家、好故事。

第1期中国平安30年蜕变:从全牌照红利转型科技创新红利

如果没有强大的指挥中心和系统管理能力,要将“互联网+综合金融”在全国一盘棋地推进,是无法完成的任务。这使平安的综合金融很难被后来者复制。中国平安正在发生变化,不像一家金融集团,更像科技创新公司;它从经营风格最保守的金融保险行业,转向时代最前沿的科技行业。

第1期

中国平安30年蜕变:从全牌照红利转型科技创新红利

如果没有强大的指挥中心和系统管理能力,要将“互联网+综合金融”在全国一盘棋地推进,是无法完成的任务。这使平安的综合金融很难被后来者复制。中国平安正在发生变化,不像一家金融集团,更像科技创新公司;它从经营风格最保守的金融保险行业,转向时代最前沿的科技行业。

独特的金融全牌照

平安的综合金融模式,被投资界反复研究,也被不少金融机构竞相模仿,但皆感叹难学到精髓。

在“互联网+”时代,平安综合金融模式,不是几张金融牌照加上几个互联网销售平台就可轻易复制。要探究平安综合金融真正的独特之处,或许要将平安的金融子公司,与170万人力资源、1.66亿个人客户、4.36亿互联网用户、强大的后台管理和技术支持结合起来看。

首先,平安有一个强大的主业,让综合金融发展之初先有良好客户基础。这个主业就是保险,保险让平安积累了上亿的个人客户。其次,平安拥有综合金融全牌照,能够向客户提供丰富的全产品序列。再次,平安的技术能力对综合金融形成强有力的支撑。

“以前我们做综合金融是靠一个个门店、一个个业务员,身上揣着七八种产品给客户选择,现在通过互联网、通过移动智能终端、线上服务,能更方便地把多种产品推送给客户。”任汇川说。

对平安而言,发展综合金融降低了管理成本和获客成本。2017年年报显示,平安个人业务净利润占比66.2%,客均利润356元。

如果没有强大的指挥中心和系统管理能力,要将“互联网+综合金融”在全国一盘棋地推进,将是无法完成的任务。这也使平安的综合金融无法被后来者复制。

对平安综合金融快速推广的秘诀,任汇川用“利益驱动”+“文化推动”、“一横一纵”来概括。

利益驱动上,“行政手段+考核机制”是基础。平安每个子公司的工作计划里,都有综合金融的任务。“不管是银、证、保子公司,在年度考核里完成主业的KPI(关键绩效指标)可能是80%,综合金融占到20%。”

文化推动上,平安倡导“包容、协作”,鼓励每个子公司之间深入交流。比如,每个子公司内部都成立了综合金融部,在一个城市或地区,平安旗下可能有十几个分支机构,但当地有两个组织把大家连在一起,一个是个金会(面向个人客户),第二个是团金会(面向团体客户)。个人客户综合金融委员会的地方分会的牵头人,一般是寿险分公司总经理;对公业务一般由平安银行分行行长牵头。通过党委、团体委员会的力量,平安把当地组织进行横向连接,形成“一横一纵”的管理方式,推动综合金融落地。

平安综合金融能有效实践的一个重要法则是,对每个子公司保持了高度控股。任汇川称,“我们现在26个子公司,大部分是自己创办的,避免子公司和子公司之间协作时,发生利益冲突。”

新财富最佳非银分析师、安信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赵湘怀多年研究平安,认为平安是战略驱动型公司。他对平安的战略能力极为称道:“平安是一家代表未来的公司”。外界看到平安今天的样子,可能是五年甚至十年前布下的局,而平安今天做是事情,可能要在五年之后才能看到“果”。

用马明哲的话描述,平安战略特点有“三多”:一是“多几步”,犹如下棋要看五步,平安战略也要多看几步;二是“多团队”,不同专业用不同的人;三是“多平台”,平安正在向全行业开放它的金融科技能力,以打造开放式的金融科技服务平台。

新十年,新愿景

最近几年,平安变了。

2017年12月,平安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流感预测”技术,在重庆提前预警了流感来袭。

在医疗领域,过去医生诊断靠人工拍片,误诊率不低。平安开发出AI智能读片技术,能将肺结节、胃癌切片、糖尿病等疾病的诊断准确度提高到90%以上。

平安的人脸识别技术正在深圳机场使用,人脸识别的结果与公安系统罪犯信息自动匹配并预警。国际权威人脸识别数据库LFW公布,平安的人脸识别技术99.84%的准确度在该数据库中位列第一……

据中国平安董秘、集团新闻发言人盛瑞生介绍,这些前沿科技,均来自平安旗下的科技子公司。过去10年,平安每年都拿出1%的营业收入投向科技研发。目前平安在金融、医疗专利申请数超过3000项,在中国金融机构中排第一、在全球金融机构中排第二。

站在第4个10年的开局,平安正在发生变化:它越来越不像一家金融集团,越来越像一家科技公司;它从经营风格最保守的金融保险行业,走向了时代最前沿的科技行业。

谈到平安新十年的愿景,盛瑞生表示,三十年来,平安从河东走到了河西,也就是从传统金融走向“金融+科技”的双驱动,平安的愿景是“国际领先的科技型个人金融生活服务提供商”。

“公司未来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呢?董事长马明哲经常讲一句话,他说中国要实现中国梦、伟大复兴,要走到世界前列,这个过程中一定会有一批伟大的企业出现,和这个国家一起实现中国梦,他希望平安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盛瑞生说。

“平安很难对自己的市值做预测,但是在财富500强或者福布斯上市公司全球2000强里,以平安的发展势头、公司利润的稳健增长、资产规模的增长以及营利能力的增长,我们仍有机会不断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