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正逢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为了弘扬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汇聚资本市场正能量,证券时报日前正式启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大型系列报道。该系列报道由本报社长兼总编辑何伟领衔,拟走进100家表现卓越的行业龙头上市公司,与上市公司高管面对面,深入探访中国资本市场践行高质量发展的好公司、好企业家、好故事。

第1期中国平安30年蜕变:从全牌照红利转型科技创新红利

如果没有强大的指挥中心和系统管理能力,要将“互联网+综合金融”在全国一盘棋地推进,是无法完成的任务。这使平安的综合金融很难被后来者复制。中国平安正在发生变化,不像一家金融集团,更像科技创新公司;它从经营风格最保守的金融保险行业,转向时代最前沿的科技行业。

第1期

中国平安30年蜕变:从全牌照红利转型科技创新红利

如果没有强大的指挥中心和系统管理能力,要将“互联网+综合金融”在全国一盘棋地推进,是无法完成的任务。这使平安的综合金融很难被后来者复制。中国平安正在发生变化,不像一家金融集团,更像科技创新公司;它从经营风格最保守的金融保险行业,转向时代最前沿的科技行业。

 

证券时报记者 潘玉蓉

改革开放40年间,中国诞生了一批世界级企业,中国平安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作为全球市值第一大的保险集团,中国平安过去15年总资产从1863亿增长到6.5万亿;过去30年,平安几乎抓住了每次重大的市场机会;在竞争领域,平安很少失手;近年,平安还在金融科技领域孵化出四个“独角兽”……平安是怎样做到这一切的?站在公司第4个十年的开局,平安又将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勾画怎样的未来? 证券时报“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采访团队近日走进中国平安,对话公司高管,一起来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

多面平安

3月21日,中国平安交出了一份超市场预期的业绩报告:2017年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891亿元,同比增长42.8%。

时间拉长到过去的15年,平安总资产、净利润均实现近30%的年复合增长率。

以如此庞大的资产规模,还能保持这样的增速,有人表示,“平安不是白马,而是汗血宝马”。也有人担忧,平安是否还能保持如此高的增速?市值创下新高后,平安未来十年的增长点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