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7-15 15:57
irm2607117:请问贵公司,24年每股收益比23年少不了多少,但分红比23年的少了这么多,是什么原因
蓝焰控股:您好!当前公司正处于成长期关键阶段,承受着较大的经营和资金压力。公司基于未来战略发展的长远规划,同时考虑近年开发区块新井建设、管网改造、勘探区块创新试验所需各项投资等因素,对2024年度现金分红比例进行适度调整。未来,公司将综合考虑公司的经营情况和发展需要,制定合理的利润分配预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分红水平。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
2025-07-15 15:57
irm1418774:两问题:1、同为山西地区竞争对手,新天燃气毛利率可以达到55.29%,而公司毛利率才35.68%?2、距离控股股东承诺解决同业竞争的截止日期越来越近了,控股股东将何时解决?
蓝焰控股:您好!(1)同为煤层气勘探开发企业,毛利率存在差距最主要的原因是资源禀赋的差异。公司煤层气开发区块在省内分布较广,其中沁水南部区域具有先天资源优势,毛利率也保持较高水平;其余外部区块零散分布,由于储层地质条件、气井施工工艺、生产设备等存在差异,产销量、销售价格、成本不尽相同,导致各区块毛利率差别较大,总体上公司煤层气抽采销售毛利率始终控制在合理水平。(2)关于控股股东及相关方履行解决同业竞争的相关承诺事项,如有后续进展公司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
2025-07-15 15:55
irm1418774:为了上市公司,为了控股股东,为了广大投资者,控股股东应该积极履行自己的承诺,在承诺期内解决同业竞争!这样公司可以扩大规模,也可以增加公司的资源来源!上市公司一定要积极督促控股股东解决同业竞争!
蓝焰控股:您好!感谢您的建议!公司一直积极配合控股股东及相关方履行解决同业竞争的相关承诺,如有后续进展公司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
2025-07-08 16:56
irm1678052:公司是否会响应反内卷政策,进行相应限产措施
蓝焰控股:您好!公司主营业务煤层气地面抽采属于上游资源行业,是国家重点扶持的清洁能源产业,中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仍超过40%,煤层气作为国内天然气供应的重要补充,对能源结构调整和实现“双碳”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公司正在按照年初制定的计划有序推进生产经营工作,暂不存在限产情形。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
2025-06-20 09:00
irm1336987:首先.感谢你们不厌其烦的回复我们提出的问题。請問把带有时间和姓名的股票交易软件持仓截图和身份证一并扫描发送至公司邮箱,可以获知 非定期报告相关时点的股东人数吗?盼你们具体,明确答复。顺祝健康,快乐 【比如截至到2025年6月10日贵公司的股东人数是多少?
蓝焰控股:您好!公司将在核实您的股东身份信息后,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定期下发的持有人名册,向您提供咨询服务。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
2025-06-20 09:00
irm2567120:请问贵公司最新的股东人数是多少,谢谢
蓝焰控股:您好!根据信息披露公平性原则,公司会在定期报告中披露每季度末的股东人数,非定期报告时点的股东人数不属于强制披露范畴,如确需查询,您可将持股证明、身份证相关材料发送至公司邮箱,公司将在核实您的股东身份信息后提供最新的由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定期下发的持有人名册中的股东人数。公司咨询电话:0351-2600968,邮箱lykg000968@163.com。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
2025-06-20 08:59
cninfo741478:董秘您好,华新燃气与蓝焰控股有可能合并重组吗?
蓝焰控股:您好!若有资产重组等重大事项,公司将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
2025-06-16 16:18
irm1418774:为何董秘选择性回答问题?这样如何做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沟通的桥梁?
蓝焰控股:您好!公司高度重视投资者关系管理,积极运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与投资者沟通交流,确保投资者提问得到及时回应。同时,我们设置了投资者热线(0351-2600968)及电子邮箱(lykg000968@163.com)提供咨询服务,保障沟通渠道畅通高效。我们会认真解答每条问询,并及时收集宝贵意见建议,持续优化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与支持!
-
2025-06-16 16:18
cninfo626746:尊敬的董秘你好,请问贵公司生产销售乙烷气体吗?
蓝焰控股:您好!公司暂未开展此类业务。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
2025-06-13 08:31
irm2179506:贵公司是否有大量人才储备?
蓝焰控股:您好!作为技术密集型企业,公司深耕煤层气勘探开发,打造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技术人才队伍和管理团队,获得多项国家专利,承担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截止2024年底,公司拥有博士3人,硕士研究生97人,技术专家4人,研发人员492人。同时,公司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通过“四校两院”联合培养、柔性引才、薪酬激励等举措加强人才梯队建设,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积累人才优势。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