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所得592元,却被罚1864万?官方回应!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券商中国 孙璐璐 贺觉渊2024-06-28 14:49

6月2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青岛市分局(下称“青岛市分局”)发布一则外汇行政处罚信息。该罚单显示,违规企业因违反有关规定将外汇汇入境内被没收违法所得591.63元,并处以罚款近1863.9万元。

罚单信息显示,违规主体为青岛兴信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该企业为什么低违法所得却被处以高罚款,成为舆论焦点。对此,青岛市分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回应称,青岛兴信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为外商投资企业,经青岛市分局调查发现,该企业具有“假外资”空壳企业典型特征,如无生产经营痕迹、无工作人员、法定代表人仅为挂名并不参与公司实际经营、境外股东公司实控人为境内个人、资金快进快出等,资金汇入后通常快速结汇全额转移到疑似地下钱庄控制账户,形成循环操作。

这类采取“资本金汇入+地下钱庄汇出”的虚假外资模式,既不能在税收、就业等方面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也完全背离招商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人才等政策初衷,而且还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形势判断的准确性,不利于宏观经济决策。外汇局对虚假欺骗性交易一直采取绝不姑息的态度,坚决依法打击。

据上述负责人解释,由于该企业违反了汇发〔2014〕37号文的有关规定,存在非法汇入行为,违法金额合计2883万美元(折人民币18638.9955万元),对此,青岛市分局依据《外汇管理条例》第四十一条的规定,按照其非法汇入金额10%的比例对其进行处罚,共处罚款18638995.5元。

同时,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当事人有违法所得,除依法应当退赔的外,应当予以没收。”该企业因非法汇入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应属于违法所得,因资金停留时间较短,产生利息合计为591.63元,青岛市分局依法予以罚没。

另外,证券时报记者查阅工商资料发现,该公司目前处于经营异常状态,因未依照《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所规定的期限公示年度报告,被胶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2023年7月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公司自2021年6月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美元,大股东为香港威玛鑫贸易有限公司。值得注意的是,该大股东也曾在2021年6月于山东省济宁市注册另外一家新材料公司,不过该公司仅成立半年就被注销。

罚单显示,经调查,该公司收汇后快速全额结汇,并层层转至地下钱庄控制账户,国家外汇局青岛市分局正在就所涉地下钱庄案件进行进一步调查。

校对:杨立林‍‍‍‍‍‍‍‍

责任编辑: 冉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