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额超过3000亿元的重磅级投资,无论对于此前“打江山”的创业者而言,还是对于目前正在一边守城一边拓土的“带头大哥”而言,都是不小的压力。京东方执行委员会主席、首席执行官陈炎顺也表示,一旦颠覆性技术出现,偌大一笔投资就有可能打了水漂。
更多关注柔性OLED领域
王冰洋:目前中国的智能屏、触摸屏厂家已经稳居世界第一。公司在产能的扩张过程当中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需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
陈炎顺:京东方在液晶显示领域已经全球领先,未来我们将更多关注柔性OLED领域。
京东方通过这几年的积累,已经有了很好的技术基础、产品基础和人才基础,京东方投建的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已经成功量产,推出了柔性显示屏,目前良率已达70%以上;同时在绵阳正在建设一条新的柔性AMOLED产线,这两条产线都量产后,公司柔性产品出货量会大幅增长;同时,公司还会在重庆投建一条新的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使产品结构更加丰富、产品技术更加朝尖端和前沿走。
在发展显示事业的同时,我们还会基于显示基础,将显示、传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相融合,发展智慧系统事业,同时将上述技术和生命科技相融合,发展健康服务事业,拓展出不同的应用场景和细分市场,扩大我们在市场上的应用领域,以求京东方长期稳定持续发展。
京东方柔性AMOLED显示屏
王冰洋:在控制和降低成本方面,公司一般而言都采取哪些措施?有哪些值得分享的经验?
陈炎顺:降成本的核心是强化管理,这是企业经营和管理过程中永恒的主题,京东方在整个管理方面一直强调精益管理。我们的成本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供应链成本。其一,公司和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关系,确保供应链稳定保障,同时在技术、产品合作及研发等方面和供应链共同研发开放平台;其二,建立供应链管理体系,比如,公司会计算材料成本占销售成本的比例,同时通过二元化、国产化替代的方式来降低成本;其三,通过技术研发,寻求新材料、新工艺替代。
第二,在制程成本方面,其一,公司对每一条产线的良品率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标准,提前制定新品良品率的提升计划;其二,损耗下降,这是我们每个工厂总经理最大的责任,严格要求强化管理,节约成本、降低损耗。
第三,在管理成本方面,通过加强管理、全面预算等各种手段来控制管理成本,提升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