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足机器人业务7年,埃斯顿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具有自主技术的控制器、伺服系统、减速装置等机器人核心部件的国产品牌机器人企业。是国产工业机器人龙头企业,也是国内机器人企业实力最接近海外机器人“四大家族”的企业之一。埃斯顿机器人业务如何获得了高速发展?
证券时报记者 孟庆建
资本市场给埃斯顿插上了飞翔的翅膀。2015年,国产机器人的“优等生”埃斯顿上市之后,利用规模化优势,公司迅速进入快车道,机器人业务保持翻倍以上增长。
在世界工业机器人业界中,以瑞士的ABB、德国的库卡、日本的发那科和安川电机最为著名,并称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
涉足机器人业务7年,埃斯顿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具有自主技术的控制器、伺服系统、减速装置等机器人核心部件的国产品牌机器人企业。是国产工业机器人龙头企业,也是国内机器人企业实力最接近海外机器人“四大家族”的企业之一。
埃斯顿机器人业务如何获得了高速发展?公司如何在全球化配置资源?与海外巨头的竞争中如何获取优势?如何在新兴产业市场推进机器人?
日前,证券时报“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采访团走进埃斯顿,证券时报常务副总编辑周一与埃斯顿董事长、总经理吴波及埃斯顿机器人事业部总经理、机器人研究院院长、国际机器人联盟执委会委员王杰高博士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对话。
采访:证券时报常务副总编辑周一(图左) 嘉宾:埃斯顿董事长、总经理吴波
采访:证券时报常务副总编辑周一(图左) 嘉宾:埃斯顿机器人事业部总经理、机器人研究院院长、国际机器人联盟执委会委员王杰高
周一:你创业25年,期间可能有不少关键节点,比如2015年上市给公司来带了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