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正逢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为了弘扬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汇聚资本市场正能量,证券时报日前正式启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大型系列报道。该系列报道由本报社长兼总编辑何伟领衔,拟走进100家表现卓越的行业龙头上市公司,与上市公司高管面对面,深入探访中国资本市场践行高质量发展的好公司、好企业家、好故事。

第16期贡献一座城市超20%工业产值 新疆天业从规模驱动转向高附加值增长

天业集团一家公司的工业产值占比超过新疆石河子的20%。新疆天业名字源自王震将军曾说过的“兵团人就是要在天山脚下创伟业”,从成绩上看这家公司人如其名。目前天业集团正在开展10大创新工程,这些创新不但对公司,对整个行业都会形成技术突破。

第16期

贡献一座城市超20%工业产值 新疆天业从规模驱动转向高附加值增长

天业集团一家公司的工业产值占比超过新疆石河子的20%。新疆天业名字源自王震将军曾说过的“兵团人就是要在天山脚下创伟业”,从成绩上看这家公司人如其名。目前天业集团正在开展10大创新工程,这些创新不但对公司,对整个行业都会形成技术突破。

注重人才队伍建设 用感情和事业留人

王冰洋:公司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宋晓玲:天业集团有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和一个非常好的团队,有“两站三心”,就是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以及化工研究院,这些创新平台都是国家级的,可以吸引各方面的人才来研究企业关键技术,共同在这个平台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各自的价值。

其次,公司80%以上是大学生。一方面是自己培养,就是本地自主培养出来的学生,另外就是引进来,全国各地都需要人才,新疆由于特殊地域环境,天业更多是柔性吸引人才。我们有博士是中组部博士服务团援疆的,工作一年,很快就融入到企业,公司还有两位中科院的研究员和教授,其中一位已经工作第八年,这是他们的援疆情,他们能够把内地一些领先技术、先进文化和先进理念应用到天业的管理和实践当中,维持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公司就始终可以处于技术领先地位,比如技术突破,目前已在研究催化剂,一旦工业化,对整个PVC行业都是颠覆性的。

王冰洋:公司采取了哪些措施,对他们有特别强烈的吸引力,能够吸引他们这么长时间?

宋晓玲:企业有了人才,很多事情就好做了,企业对这些高层次的人才就是感情留人,高级知识分子最希望得到的就是一种认可,我们新疆对知识、对人才的渴望,他们点点滴滴就能感受到,企业有这种愿望之后,人才的价值就不断得以体现。

吸引人才关键是怎么留住人才,实际上对企业也是很重要的,给员工培训,本身也是一种福利。除了送出去培养,还把老师请过来给他们培训,让员工一方面能力上提升,另外一方面学历上提升,公司和国内的科研院所、大学进行长期合作,举办本科班、硕士班。另外公司所处的石河子,有国家211工程的石河子大学,这些大学生从全国各地过来,素质非常好,上学四年之后非常适应新疆石河子的人文、气候。公司和石河子大学做战略合作,专门培养“屯垦戍边班”,学费住宿费公司全包,毕业以后就到企业来上班,上完大学之后如果想继续上研究生还继续支持。 

王冰洋:那你们在人才培养方面非常舍得投入? 

宋晓玲:这样既能吸引人还能留住人,企业不断的发展,员工能在发展中找到自己的定位,这也能更好的留住人才。 

持续研发高投入 打造十大创新工程

王冰洋:天业集团及其控股的新疆天业,都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属的优秀企业,请问今后公司在推进国企改革的道路上,如何通过资本运作与实体经营,提升新疆天业持续经营发展的能力? 

宋晓玲:天业成为有核心竞争力的不光是一个化工企业了。两大块,实际上说相辅相成的,农业和化工,我们又在“一带一路”大物流这条线上,从兵团来说,希望综合实力更强。

从规模来说,天业集团聚氯乙烯有140万吨,烧碱有100万吨,1,4-丁二醇有20万吨,乙二醇目前有25万吨, 25万吨乙二醇装置挖潜潜能可以提升10万吨产能,现在在建还有60万吨产能,合计95万吨。

有这样一个非常好的一个实体经济支撑,这么多年来,公司紧紧围绕循环经济产业链绿色发展模式,始终突出新疆的优势资源,发展天业的主业,即循环经济大产业的优势;

除了紧抓循环经济优势,公司还紧紧抓住“一带一路”机遇,石河子有交通优势,公司有全长45公里的铁路专运线,所有原料可以实现整列到货,石河子有自己的海关,检验检疫局,可以直接出口。石河子作为集散中心,发挥公司的物流优势。

随着公司的发展,不断有新的项目诞生,将来可以把优势资产资源放到上市公司进行结构性调整,促进上市公司更健康更好发展。 

王冰洋:天业集团现在拥有诸多产业,在和股份公司的分工上,是怎样考虑的?两者之间是如何良性互动? 

宋晓玲:把优势资源发挥到极致,本身就是实现高质量的发展。集团公司承担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可以作为一个孵化器,攻关出来之后实现工业化,然后可以放到上市公司,让它通过资本市场更好进行互补。 

微信图片_20180517175349

天伟化工厂区管道

王冰洋:请介绍一下公司这几年研发投入情况,今后在研发上有哪些计划?企业哪些技术是领先的? 

宋晓玲:公司在产品研发始终有非常大的投入,平均下来占销售收入的3%,公司从组建的时候就非常注重产品研发和技术攻关,小试中试的一系列的实验,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我们都有投入,小到实验装置,大到百万吨级的大装置都有。 

最近我们在做十大创新工程,公司把所涉足产业中影响企业发展、质量、成本的关键技术拎出来进行专项攻关。小到解决天业关键环节的一些瓶颈问题,大到可解决行业关键瓶颈问题。

比如二氧化碳减排,利用工业尾气二氧化碳生产碳酸钙,产品已经推向市场,效果非常好。此外,公司是全国第一批、氯碱行业第一家智能制造实验示范企业,自动化控制,信息融合到一起,对循环经济产业链更加优化,又起到一个助力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