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卓泳
受近期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利好影响,A股市场信心明显回归,投资情绪接连升温。作为一级市场创投机构重要的退出渠道,A股市场行情向好、健康可持续发展,无疑为扶持企业成长的创新资本创造良好的退出环境。当前A股市场持续活跃、优质企业价值愈发凸显,将一级市场创业投资行业带来怎样的利好?作为战略新兴产业的“源头活水”,创投机构如何发现企业价值、培育企业成长,为资本市场输送更多优质上市公司?日前,证券时报记者专访了东方富海董事长陈玮,他表示,多项政策之下,一级市场倍受鼓舞。同时,他也对进一步推动创投行业高质量发展,为A股市场输送更多“新鲜血液”建言献策。
谈市场:A股信心回归正在传导至一级市场
证券时报记者:近期监管层发布的一系列“组合拳”提振了资本市场,您之前曾多次表示,只有二级市场好起来,一级市场才能进入发展的良性循环周期,如今一级市场的情绪如何?
陈玮:二级市场的波动性和交易活跃度通常不会立即反映到一级市场,因此本次二级市场提振效果的传导过程或许还需要一段时间。企业在一级市场的融资行为往往是经过长期规划和战略考虑的,也不会因为二级市场的短期波动立刻调整融资计划。同时,投资者的资金也需要时间从二级市场的投资退出,才能再转移到一级市场的新项目中,从而形成实质上的良性循环周期。
但从市场情绪来看,一级市场是倍受鼓舞的,可能从四季度开始,市场的募资、投资包括退出数据都可能会有起色,因为信心已经在传导到一级市场。包括项目端,融资的节奏也逐步恢复正常,很多企业希望在市场信心回暖的情况下加快完成融资,这对提振一级市场活力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证券时报记者:从创投行业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您认为二级市场还有哪些环节需要进一步打通,从而给一级市场带来积极的传导作用?
陈玮:近期一系列的政策举措给创投市场带来信心,与此同时,我们认为应该通过以下几项具体措施,来加快积极效应向一级市场传导,全面改善创新资本的循环生态。
一是,建议总体实行“严控增量,搞活存量”的二级市场发展思路。IPO新增上市公司方面,可以提高上市标准,更有针对性地支持那些原始创新、能够引领产业变革的企业上市做强做大。对于存量,建议持续发展上市公司并购一级市场的科技创新企业,并且适当放宽借壳上市,支持跨界并购,进一步拓宽二级市场为一级市场提供流动性的渠道。
二是,IPO方面,建议把握此次市场改革契机,进一步建立标准清晰、审核透明、预期明确、长期稳定的IPO发行、受理和注册程序。同时完善退市制度,形成标准明确、进出有序、该退则退的制度体系。三是,梳理、修订和取消现有政策规定中不合时宜的“补丁式”规定。建议监管层重新审视这些政策规定在当下市场环境的适用性,就减持规则方面,可针对创投基金创设创新举措。
证券时报记者:当前二级市场的回暖为资本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一级市场要跟上这波行情,您认为还需要从哪些方面努力,才能迎来拐点?
陈玮:一级市场需要募投管退的高效联动,二级市场回暖是优化退出环节,改善退出环境的重要基础。但仅改善退出还远远不够,目前IPO门槛不低,难度依然较大,企业从申报到挂牌的周期依然较长,并购重组或许是提高退出效率,拓宽退出渠道的重要补充。同时市场的回暖也是对此前低估的价值的回调,只能说一部分资产的价格回到了应有的水准,牛市依然值得期待。除此以外,创投面临的困难是结构性的困难,需要多措并举,逐一化解。
谈行业:政策频发强化行业信心
证券时报记者:今年以来,国家出台多个政策文件,力图进一步优化科创投资和科技企业发展环境。您如何看待一系列政策给创投行业带来的利好影响?
陈玮:这些政策的适时出台首先是托底了行业信心,同时,从政策本身来看,干货满满,诚意十足,从多个方面完善和健全创业创新创投的生态体系建设。具体而言,不论是“科创16条”还是“科创板八条”的出台,核心是进一步强化了科创板“硬科技”定位,强调了科创板对“硬科技”企业的包容性,支持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科创属性突出的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在科创板上市,这有助于提升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同时也对一级市场的投资起到了引导作用。
此外,文件鼓励科创板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提升产业协同效应,丰富支付工具,这有助于科创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实现快速成长和资源整合,也对创投采取并购退出的方式给予了支持。而“创投17条”围绕创业投资“募投管退”全链条,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和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创业投资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
证券时报记者:您曾经多次呼吁一级市场要引入银行、保险等金融资产的“长线资金”,近期监管层表态鼓励银行、保险资金入市。您认为,这将给一级市场的募资环境带来什么变化?
陈玮:资金来源不足一直是困扰创投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特别是资管新规后,银行理财资金进入创投存在实质障碍,而此次引入银行AIC是一个创新之举,能够一定程度上补充市场的银行资金。同时,险资是优质的长线基金来源,在政策的鼓励支持下,今年以来已有包括中国人寿、国寿投资、太保资本、人保资本等多家险企参与了设立股权投资基金。近期监管的进一步表态和举措,都为长线资金入市设立了明确框架,这些政策和监管态度的变化,都在为险资规模化支持创投发展提供基础,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募资难问题、供给不足问题会得到有力改善。
证券时报记者:近期监管发布了新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新规,提到上市公司可以进行跨行业并购,这是否进一步利好一级市场拟并购退出的企业?
陈玮:这无疑对一级市场的拟并购退出企业形成利好,为一级市场的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退出渠道,尤其在资本市场IPO受限的背景下,企业通过并购退出的需求进一步提升。预计创投基金通过并购退出的积极性、活跃度和市场前景都会有较大改善。
谈投资:以产业链视角判断企业价值
证券时报记者:能否讲述东方富海投资并陪伴成长,成功登陆A股市场的优秀企业案例?
陈玮:我们从早期投资到陪伴企业上市的案例很多,其中一个典型案例是2018年投资无锡盛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盛景微”)。 当时对方的融资需求是3000万,但我们和创始人交流后,经过审慎评估决定投资4000万。当时我们首先看重的是公司的创始团队,他们都是国内最早从事电子雷管延期芯片、模块及起爆器设计研发的科研人员,具有丰富的芯片研发、产业化、工艺流程经验,是这一细分产业极其稀缺的具备全流程研发生产交付经验的团队。其次是盛景微涉及的市场极具想象空间,2018年投资时,电子雷管全面出货量仅700万发,民爆市场整体的雷管出货量是11亿发左右,电子雷管占比极低。但电子雷管具备可追溯、安全性高、延迟精度高等传统雷管无法比拟的优势,在投资时我们预判未来电子雷管将逐步替代传统工业雷管,呈现出广阔的存量替换与增量市场空间。
投资盛景微后,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的增长赋能服务,包括找董秘、找券商、协助寻找和判断并购标的,帮助企业寻找第二曲线,帮助创业者成长和链接富海企业生态等。最终盛景微于2024年1月在上交所主板成功上市。
证券时报记者:与传统产业相比,科技企业投资对创投“慧眼识珠”的能力要求更高。您认为,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以及政策环境,该如何判断一家企业的投资价值?
陈玮:创业投资的使命首先就是发现价值,这种能力对于投资人而言在产业变革的时代下尤为关键。作为投资人,要判断一家企业的投资价值,需要以专业化的产业链视角和投资人的广度视角来研判单一项目的产业价值,同时要用发展的视角来看产业链的发展趋势,并将其与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和企业质量相结合,以判断企业及其所在行业的未来发展走势。这其中最核心的一点是“以人为本,创新+成长”,投资的核心还是投人,要坚持投牛人,要基于丰富的案例经验,对创始团队有充足的了解和判断。
证券时报记者:在当前一二级市场估值体系发生变化的形势下,不少从C轮甚至B轮投进去基金都面临不同程度的浮亏,您如何看待这种估值环境的变化?
陈玮:首先二级市场的估值体系在重构,严重低估的资产价值正在经历回调。同时,要清晰认识到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未来经济发展的底层逻辑是科技创新。因此,估值体系会从传统经济为中枢,转向为以科技创新企业的价值为主导,更具创新能力的企业会更受到估值与流动性的追捧。而这一趋势也会传导到一级市场,一级市场必须坚持面向国家战略、面向市场需求、面向未来需求,要尽早发现创新企业价值,坚持投早投小投创新,要更早享受企业发展和成长带来的溢价和红利,同时要具备赋能创新的能力,通过服务和管理为企业与基金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