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正逢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为了弘扬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汇聚资本市场正能量,证券时报日前正式启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大型系列报道。该系列报道由本报社长兼总编辑何伟领衔,拟走进100家表现卓越的行业龙头上市公司,与上市公司高管面对面,深入探访中国资本市场践行高质量发展的好公司、好企业家、好故事。

第108期红旗连锁:牵手永辉超市,7年暴增2000家门店

“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喔…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红旗连锁的门口。”搭配《成都》的旋律,更能道出成都市民对红旗连锁的亲切和热爱。近日证券时报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报道组走进红旗连锁,证券时报副总编辑王冰洋与红旗连锁党委书记、董事长曹世如进行了深入对话。

第108期

红旗连锁:牵手永辉超市,7年暴增2000家门店

“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喔…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红旗连锁的门口。”搭配《成都》的旋律,更能道出成都市民对红旗连锁的亲切和热爱。近日证券时报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报道组走进红旗连锁,证券时报副总编辑王冰洋与红旗连锁党委书记、董事长曹世如进行了深入对话。

曹世如:70年代初,我刚跨进社会,进入的就是商业领域,知青下乡返回成都后被分配到红旗商场当票证管理员。到后来,红旗商场也开始逐步变化,但那个年代的体制不太好。我仅分管一个部门,而这个部门很受红旗商场总体的影响,企业发展受到很多制约。

微信图片_20191114150702

王冰洋:能介绍下当时红旗商场的情况吗?

曹世如:当年,我的部门销售收入占了红旗商场的百分之七八十,全商场运营费用基本都是我这个部门在承担。这也让我深思,让我后来特别在意科学管理,通过加强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手段运用,提高工作效率。

1996年,当时三角债非常厉害,发出去的货收不回来钱,红旗商场的日子很难过。直到1999年,几大商场都挤在成都市中心,我感觉如果再不走出这一步,根本就无法推进业务开展,大家就会在这个小小的商场里内耗。

90年代末,我当上了老国企红旗商场业务经理,而彼时红旗商场就已经举步维艰。至于原因,其症结在于红旗商场原有那套模式很糟糕,这家不到1000㎡的小商场,竟设立了30多个部门,内部还充斥着内斗。当时,红旗商场有一首打油诗,“一楼门诊部,二楼住院部,三楼停尸房,四楼火葬场”,可以想象那个时候企业已经变成什么样子了。

王冰洋:当时的红旗商场确实规划得混乱。

曹世如:大家都挤在市中心的商场里,为什么不到老百姓身边去开店?最后,我经过多次争取,选定在成都梁家巷开设红旗批发直销商场第一分场。一家260㎡的门店,一天竟卖出了几十万元的营业额,这在90年代是一个惊人数据。

王冰洋:红旗连锁就是在红旗商场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

曹世如:还没有,那个时候还是红旗商场的一个部分,但开到十几家分场后,就不允许办证再开了。因为分场经营得好,红旗商场却拿着卖货款去修度假村,投资一些乱七八糟的项目。

如此下去,肯定不行,我就思考一定要自己开店。死在外面,那是自己没有能力,但我不愿大家都挤在商场里面,肥了和尚死了庙子。

1999年启动、2000年改制,创立红旗连锁时有40多名国企职工,他们联名签字放弃国企身份,放弃安置费加入红旗连锁。当年,全中国遍地是“红旗”,但商场却没有一个去注册,我就去注册成功了。

扛下责任高举红旗

王冰洋:一方面是他们认准了您这个人。

曹世如:一路走来,钱也没有、什么都没有,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向市场要效益,慢慢开发市场,我不是给政府添麻烦的人。

中途还发生了“德隆事件”,2003年红旗连锁与德隆开展合作,为什么要合作呢?当时,红旗连锁一无所有,别人是一个国际德隆系。

但德隆出问题后,在其控股的上百家好企业中,只把红旗连锁放了出来,因为这是一个最容易垮掉的企业。这是人的连锁,供应商只要把货一拉走,这个企业就垮掉了。那时,红旗连锁股份是我们唯一的资产,但都被法院全部质押。

当年,我可以选择放弃,可以拿回自己利益部分,那些都是合法所得。但我做不到,红旗连锁那时已有几千名员工,若垮掉就会让几千人失业。为了这份责任,我跟德隆签了“离婚协议”,把相关负债和责任全部由自己来扛,我不愿意让这企业垮掉。

王冰洋:这是在您发展经历当中一次重生。后来,成都商业的两面红旗合二为一,被大家津津乐道。

曹世如:2002年,红旗商场也进行了改制,虽然变成了民营企业,但却更加混乱了。当时,一个成都商贸市场就有两面红旗,红旗商场那边卖假货,消费者却跑来找我的红旗连锁退货。

2005年,红旗商场根本就难以维系,员工们撑不住就全部来找我,希望曹总能够挽救红旗商场。在我历程中,这是一件很大的事,我思考了很久,就是把两面红旗的问题解决。收购红旗商场后,我没有再去搞内耗,而是将红旗商场定位为资产管理公司,运营出租商场大楼。

大数据融合线上线下

王冰洋:2012年9月,红旗连锁在A股成功挂牌上市,这对您和红旗连锁来讲都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曹世如:正因为上市,企业发展太快,管理上存在一些瓶颈,企业的各方面进行一些调整。2015年,红旗连锁调整了三年,存在的一些问题基本解决;而彼时,成都本地其他几家连锁超市却出了问题,他们主动找到红旗寻求被收购。最终,红旗连锁妥善处理了对兼并企业的整合、人员安置、经销商欠款等问题。

目前,红旗连锁是一家拥有17000名员工的企业,它其实就有17000个家庭;而我们这个平台已经有3000余家门店,面对着大量的供应商,后面还有更多的人和家庭需要维持生计。这些都是责任,我的付出也得到了社会和政府的认可,我是四川省的优秀共产党员,我觉得自己这一生是很值得的。

王冰洋:目前,红旗连锁门店已超过3000家,您在具体经营当中对门店的布局,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考虑?

曹世如:红旗连锁一路走来,还是中国A股市场首家便利连锁超市上市企业,便利超市这个主题不能丢掉,要永远的贴近消费者、老百姓。所以红旗连锁原则上,基本上都是挨着社区、学校、工厂、办公区域开店,再叠加公交卡充值、水电气费代收、福利彩票代销等80多项便捷增值服务项目。

王冰洋:刚才到红旗连锁门店体验了,挺好的,真不错,有些便民服务大城市都没有,确实挺超前的。

曹世如:红旗连锁带头做便民服务,没有红旗连锁,很多消费者生活还挺不方便,大家都养成了一种习惯。

现在,我们建立了红旗云平台,将数据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运用,精确捕捉用户行为变化,提升了转化分析的精度和效率。

同时,红旗连锁对软硬件设施不断提档升级,去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支付平台和三方对接业务平台的完善,使红旗能够覆盖各种支付方式和支撑各项增值服务;人脸识别的大规模应用,大大提高了门店的无感支付能力。

目前,红旗连锁每天进店消费人次都是上百万,2018年总共进店消费超4亿人次。

红旗到家业务即将上线,将加快线上线下的融合,充分利用门店和信息优势,强化用户粘性,增强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