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正逢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为了弘扬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汇聚资本市场正能量,证券时报日前正式启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大型系列报道。该系列报道由本报社长兼总编辑何伟领衔,拟走进100家表现卓越的行业龙头上市公司,与上市公司高管面对面,深入探访中国资本市场践行高质量发展的好公司、好企业家、好故事。

第90期风语筑:“玩”中发展,未来还要引领风尚,“玩”出效益

作为风语筑的掌门人,李晖也颇具个性,不仅是A股少有的建筑设计师出身的创业家,作为70后,也是同龄人中的“潮人”——喜欢球类运动、跑马拉松、思路天马行空,无论外表还是思想,都呈现出年轻、富有活力的面貌。他认为无论生活还是工作都不应该是枯燥的,一定要“好玩”。

第90期

风语筑:“玩”中发展,未来还要引领风尚,“玩”出效益

作为风语筑的掌门人,李晖也颇具个性,不仅是A股少有的建筑设计师出身的创业家,作为70后,也是同龄人中的“潮人”——喜欢球类运动、跑马拉松、思路天马行空,无论外表还是思想,都呈现出年轻、富有活力的面貌。他认为无论生活还是工作都不应该是枯燥的,一定要“好玩”。

将引入IP展览

高峰:未来有没有进一步对行业整合、资本运作的计划?在选择标的和合作对象,会考虑哪些方面?

李晖:未来我们考虑的事不会止于资本运作的运作。在选择合作方时,首先考虑的是要产生盈利,因为上市公司并购的目的是要产生效益;其次,要有一定的社会价值,这个价值,不光是正能量传播,也需要更多的影响力传播,我们最希望达到的是,与某个领域最顶尖的人展开合作。

高峰:作为数字文化展示类企业,我们在国际上是否有对标的企业?

李晖:与我们做整体的设计和装饰一体化不同,国外则是创意型公司偏多一点,数字化也有大型公司,更多是对商业领域的。举个例子,日本最大的一家设计类公司叫Teamlabs……约有三四百人团队,也是把各种建筑师、艺术家、软件工程师组合在一起,他们做的是高端的商业领域项目,在全球进行展览,但这些展览是商业展览,就是要买票收费的,在中国也办过。所以,我们也在学习或者对标他们,在商业领域也希望有一定突破,最近我们刚刚成立了一家公司,叫“要看文创”,便是对标Teamlabs,未来尝试做收费式的商业展览,而且我们之前收购的良晓科技旗下Wonderlabs团队也是做商业展览的团队。

高峰:公司长期的远景和目标是怎样?

李晖:这个“画像”从去年上市时就画好了,目标一直没有变。我可以简单再描述一下。我先介绍风语筑三个字的来历,名字背后的故事,风语筑在上市之后,三个字的含义发生了变化,“风”是希望做风向标,就是要引领风尚,“语”是话语权,关键这个“筑”,我们是希望成为资本市场上的地标性建筑。地标性建筑的概念是,它可能不一定最高、最大,但一定最有特色。

因为风语筑具备了这种特别的气质,才吸引了众多基石投资者,包括知名投资机构宏鹰资本和鼎晖投资,以及世界篮球巨星姚明。

微信图片_20181206164756

(证券时报采访团与风语筑董事长李晖合影)

“玩”出效益

高峰:关注到您个人对于运动很热衷,对运动是持一种怎样的态度?怎么把它跟工作结合起来?

李晖:这个问题可以归为两方面,一是运动跟我的关系,二是运动跟他人的关系。跟我的关系,因为我从小就喜欢各类运动,相对更喜欢足球等球类运动。最近为了保持良好的运动状态,所以开始跑步和游泳,因为不是一直有机会踢球和打球。

我觉得运动的好处,一是能保持活力,第二,自己也享受流汗的感觉。我每次跑步和游泳,都会打卡发朋友圈,大家可能觉得很枯燥,但这其实也是自我监督的过程,也是证明你在运动。比如我把游泳叫“清流计划”,当成一个计划去执行,无形中也给自己提出了要求。

二是运动也影响到了他人。比如,当我有计划地运动,同时发朋友圈,其实也是在告诉身边的朋友,如果他们想运动也可以做到有计划地去实施,因为我这么忙都可以,他们也一定能做到。

而且,运动还使我的精神状态更好,所以一直坚持到现在,不光是自己坚持运动,还希望能够给朋友们带来力量,这是我的初衷。

高峰:对公司股东和关注公司的投资者,有没有想说的话?

李晖:从未来对风语筑的期望,第一步肯定是希望业绩越来越好,因为这是对全体股东的负责。并且,除了成绩好之外,风语筑也会有自身的个性、特征,比如我们要做一些有意义、有趣的事情,而且要带领全公司的人做,这个不是“玩票”,而是要能产生效益的工作,真正实现我们的口号“好玩的时候才刚刚开始”,那么,玩的时候也能产生效益。

同时,也希望股东跟我们也是同道中人,共同产生价值,大家一起玩,一起发展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