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在养殖大省内蒙古的动物疫苗企业生物股份(600201),经过多年来的高速增长,成功跻身国内行业龙头,拟定了五年内冲击世界前列的发展目标。在高速增长的背后,生物股份有着怎样的心得?公司国际化目标的蓝图又将如何描绘?
证券时报记者 张一帆
扎根在养殖大省内蒙古的动物疫苗企业生物股份(600201),经过多年来的高速增长,成功跻身国内行业龙头,拟定了五年内冲击世界前列的发展目标。
在高速增长的背后,生物股份有着怎样的心得?公司国际化目标的蓝图又将如何描绘?
近日,证券时报“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采访团走进生物股份,证券时报社常务副总编辑周一对话生物股份董事长兼总裁张翀宇,就投资者和读者所关心的问题,详尽深入采访。
采访:证券时报常务副总编辑周一(图左) 嘉宾:生物股份董事长兼总裁张翀宇
一、从落后30年到整体超越国际标准
周一:生物股份自1993年成立到现在25年,主要是把握了哪些机遇发展到现在的规模?
张翀宇: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生物股份的25年也见证了这一历程。生物股份的发展走的是创新之路:公司是内蒙古首批股份制改革试点单位之一,在内蒙古地区较早进入上市公司行列,在农业部主管的动物疫苗企业中第一家完成了GMP验收。在国内最早完成了口蹄疫二价苗、三价苗的合作研发和产业化,最早突破了悬浮培养和浓缩纯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