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企业,海南橡胶(601118)拥有海南岛近一半橡胶林。面对行业低谷期,海南橡胶围绕“内稳外拓、精农强工、科技支撑、金融保障”的十六字发展方针,积极改革、逆流而上。控股股东作为海南最大的地主,公司又将如何受益自贸区发展?
十六字方针内涵丰富
高峰:公司今年重点提出“内稳外拓、精农强工、科技支撑、金融保障”十六字方针,请问怎么具体理解?
李奇胜:这十六字方针内涵相当丰富。先讲内稳外拓,这个是重中之重。在内稳方面,作为大型国企,我们需要对职工、对国有资产负责。同时,橡胶作为周期性产业,起伏波动很大,公司经营必须要稳健发展。如何稳,我们有一系列的保障措施,比如在当前胶价低迷的情况下,我们仍需要保障橡胶的产出,维持橡胶保有量。
外拓则有多重含义。一方面就是我们要走出去。相比东南亚甚至云南等地,在海南种橡胶没有资源优势,产出成本都很高,在当前胶价不振的情况下,我们有必要继续对外拓展,下一步还会拓展到非洲。另一方面,在产业链上,我们要拓展到深加工领域,如乳胶产品等,仓储、物流也要加强,打通整个产业链条。此外,在管理层面,我们也要不断拓展管理模式、创新方式,借鉴一些先进成功企业的诸多经验,进行管理革新。
第二个是精农强工,也就是“农业做精,工业做强”。在农业方面,我们要做精、做优,不贪多求大,特别是在岛内种植这个环节,但要追求精,主要体现在亩产值、劳均产值等方面要有所提升。工业方面,我们将加大力度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尽量避开国家逐渐淘汰落后、过剩产能的领域,选择那那些具有增长前景、技术优势的领域。我们将以橡胶和橡胶相关的产业为主线,着重发展橡胶的自动化领域、橡胶衍生出来的医药领域、高分子材料领域等。哪个产业能够有大增长,我们就会集中资源重点投入。
科技支撑和金融保障,也是我们近年持之以恒坚持的两点方针。科技支撑,一方面我们要加大科技投入。从年报半年报就可以看到,我们的研发费用每年都在增长,即使今年胶价下滑这么厉害,我们在科技研发这块还是有充分保障,主要围绕提高劳动生产率、天然橡胶病虫害防治、技术升级、新产品研发等方面进行研发。我们组建了中橡科技集团,把以前分散的科技资源整合到一个集团实行集中式发展,还在老城这边买了一栋楼,作为研发中心,甚至比总部办公环境还要好。此外,我们重视人才,和一些科研院所、业内专家也保持良好的合作互动关系。
金融保障应该是我们的强项。作为上市公司,我们具有很好的融资平台,还有强大的国资背景,金融机构也非常积极主动给予各类金融支持。另外,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开拓新的盈利点,我们准备积极发展基金股权投资、融资租赁等业务。我们已成立了东橡投资控股(上海)有限公司,之前业务并不多,下阶段将重点开展一些业务。
因时间关系,对十六字方针,我只能简单概述,未来我们的经营运作将紧紧围绕这些方针,相信最终能取得良好的收效。
多管齐下尽力扭亏
高峰:上半年公司营收22.17亿元,同比下降了59%,净利亏损3.8亿元,请问亏损原因是什么?接下来打算怎么扭亏?
李奇胜:上半年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还是胶价下跌。今年胶价跌得特别厉害,而且是单边下跌,我们生产成本比较高,特别是在岛内,劳动力成本逐年上涨,还有一些固定费用支出,另外年初还有一些存货,胶价持续下跌导致资产减值损失 4亿多,也是我们上半年亏损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今年花了很大的力气来实现扭亏增盈,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通过期货市场,做好套期保值,尽量减少损失。二是通过基地改革,减少我们橡胶生产环节的亏损。三是在加工环节,我们也在紧锣密鼓进行调整。
公司在定制化品种加工、军工特种胶和技术升级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由于军工相关产品涉及保密事项,我就不具体介绍,技术升级方面,这些年我们在橡胶加工上取得了一些专有技术,如纳米级的黏土胶技术领先,在加工工艺上也有相当的积累。
高峰:您刚提到通过期货市场操作减少损失,请问公司套期保值业务规模有多大?
李奇胜:我们一直都在开展套期保值业务,不过套期保值总体规模不是太大,因为期市波动很大,而且套期保值是把双刃剑,如果做得不好,不仅失去一些市场机会,而且有风险。总体上,我们的套期保值业务比较稳健,而且每年还能收获几千万元的盈利。
高峰:海南省自然灾害频繁,请问公司在保险方面有什么举措?
李奇胜:目前我们已经有了风灾保险,模式就是每年我们投保,中央给补贴,一旦受灾,一般每年能赔付1亿多元,考虑到保费四五千万元,这笔投保非常划算。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海南省在财政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拿出1.2亿元,我们企业出资1.7亿元,成立合计约3亿元的保险项目,来保障11万吨橡胶价格下跌和产量下跌的风险。当初投保的基准价格是1.6万元/吨,后来胶价下跌到1.2万元/吨,甚至1万元/吨,因此,保险公司补偿很大,每吨橡胶最高要补偿公司五、六千元,现在可能也要补到4000元左右。这保障了我们正常割胶生产,有助于企业的正常运营。不管今年胶价如何波动,通过这个保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已锁定了一部分利润。
综合来看,在海南省政府及控股股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今年争取尽力扭亏。
资产运作正在加快进行
高峰:近日公司公告与控股股东解除低产胶园的土地承包合同,获得了11亿元的资产处置和补偿,能否具体介绍相关情况?未来还有后续计划吗?
李奇胜:我们在岛内存在大量低产胶园,有些地方不宜植胶,产量非常低,可能开展别的产业更合适,同时根据中央及海南省加快海南农垦改革与发展的部署要求,控股股东也在积极推动“八八战略”实施,在产业规划中有土地需求,因此控股股东就和我们协商进行这个交易,解除8.8万亩低产胶园土地承包的协议。参照政府收回土地标准,我们上市公司得到了一笔收益,主要来自于出售橡胶林木及青苗补偿。不过,目前我们和控股股东后续暂时没有类似的计划。
高峰:最近公司还公告收到高速公路征地补助费用,接下来还会有相关补助吗?
李奇胜:在这里强调一下,我们种植橡胶租用控股股东的土地,主要的土地资产不在上市公司名下,是在控股股东那边,涉及土地流转之类的运作也主要是在控股股东层面。
当然,我们也有部分建筑用地,胶园里的橡胶树、青苗等都是上市公司的资产,政府征用土地后,对上市公司的补偿更多是通过补偿青苗等资产。在土地的使用上,我们与控股股东有长期协议,拥有多年的土地使用权,如果控股股东打算解除使用土地的协议,他们也需要对上市公司按国家标准进行补偿。
政府修建高速公路需要征地,作为政府工程,我们上市公司必须支持,对此政府也有统一补偿标准,征用我们土地后,对地上的青苗以及职工的安置,政府都会有相应的补偿。由于海南岛基础建设陆续趋于完善,关于高速公路征地的收益不确定性较大。
高峰:海南橡胶最近一直在停牌,大概什么时候可以复牌?您有什么话想与广大投资者分享?
李奇胜:我们停牌主要就是为了收购控股股东的R1国际。之所以停牌这么久,是因为R1 国际作为全球性公司,在很多国家都有子公司,我们在尽调、估值这一块非常仔细,这方面耗时比较长。至于复牌时间,我们之前公告过,10月22日复牌,如果期间有新进展,我们将随时公告。
我们管理层对工作非常敬业,日常工作相当饱满,也充满了激情。海南橡胶曾经有过一段非常光辉的历史,这两年因为市场因素,业绩出现亏损,希望投资者对我们所处的橡胶行业多些了解,对我们公司抱有信心。我们一定能够度过难关,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