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正逢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为了弘扬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汇聚资本市场正能量,证券时报日前正式启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大型系列报道。该系列报道由本报社长兼总编辑何伟领衔,拟走进100家表现卓越的行业龙头上市公司,与上市公司高管面对面,深入探访中国资本市场践行高质量发展的好公司、好企业家、好故事。

第62期告别ATM黄金时代,广电运通如今要升级“人工智能+”

无论是自主研发ATM芯片技术,还是开拓人工智能领域,广电运通一直走在行业前列。从ATM到AI,从“先发”到“先升”,广电运通如何获得高质量发展?ATM行业是否进入瓶颈期?公司为何瞄准人工智能领域?龙头企业转型之路,一定程度上,为行业发展路径提供了参照系。

第62期

告别ATM黄金时代,广电运通如今要升级“人工智能+”

无论是自主研发ATM芯片技术,还是开拓人工智能领域,广电运通一直走在行业前列。从ATM到AI,从“先发”到“先升”,广电运通如何获得高质量发展?ATM行业是否进入瓶颈期?公司为何瞄准人工智能领域?龙头企业转型之路,一定程度上,为行业发展路径提供了参照系。

向海外推广人工智能方案

周一:公司未来海外业务的增长有可能来自哪些方面?

黄跃珍:公司海外业务也会伴随着国内业务增长。以前海外业务与国内业务的情况类型,即销售以有钞票机芯为主的ATM机。与国外企业相比,公司处理多国钞票水平技术比其他的厂家强很多,这也是公司近两年海外营收不断增长的原因。现在,公司已经向海外各大银行和其他一些客户推广人工智能的方案。

我相信,目前在全球80多个国家都有销售网点的企业并不多。公司最近也与华为达成合作,他们可以卖我们的产品,我们可以卖他们的产品。

周一:海外市场主要布局哪些区域?是否已有大客户大规模使用公司的产品与服务?

黄跃珍:公司的产品大规模应用于欧洲、非洲或者亚洲地区。现在销售至80多个国家,销量最多的地区包括俄罗斯、德国、越南、缅甸等,国际市场目前还是比较乐观的。

周一:在国际上,广电运通主要的竞争对手有哪些?

黄跃珍:原来主要的竞争对手是NCR和日立,现在NCR稍强一点,公司原来全球排名第四、第五,现在已进入前三。在带钞票机芯的竞争中,一些发达国家制造商的定制化程度比较弱,十台、二十台的小批量生产他们可能不愿意做,而广电运通因为个性化定制程度比较高,因此具备竞争优势,未来增长会更快一些。

人工智能场景落地

周一:公司以“人工智能+”作为关键词,开启对转型升级的探索。“人工智能+”战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黄跃珍:人工智能演变到今天,主要包含四大要素:一是场景;二是算法;三是数据;四是算力。

场景方面,ATM机就是场景;算法方面,钞票模式识别是一种算法,人脸识别是一种算法,指静脉、掌静脉、虹膜都是算法;场景+算法,就体现了终端。终端通过网络到核心系统收集形成数据,数据量足够大以后就需要算力。公司的ATM机+银行主机系统,实际上就是一个完整的人工智能构架。

从场景来说,原来ATM机的场景转化为智能银行所有终端系统的场景,再拓展成为公安的场景、旅游的场景、交通的场景,以及其他各式各样的场景。比如,去南航坐飞机,以前还要检票,现在刷脸就可以登机,人脸就可以过安检,这就是其中一个场景加上算法。我们公司提倡场景为王,现在只要谁提出一个新的场景,就要把它做好,而这个场景的发展,就成为了数据源。我们公司内部也组建了一个算力中心,数据分两类,一类,比如银行,不可能给你数据,数据由银行自己的算力中心去计算,我们给客户人工智能的解决方案,帮助他提高竞争力。另一类,客户没能力建算力中心,我们可以把他的数据集中到我们的算力中心,帮他们计算,甚至可以经营和运营。比如我们最近在铺设的便民服务机。

周一:公司打造的“人工智能+”转型,涉及多个领域,落地的情况怎么样?

黄跃珍:第一,在智能金融领域,现在场景最多的是广电运通。公司助力建设银行在上海推出国内首家“无人银行”。现在,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探索类似“无人银行”的网点升级模式。

第二,在智能安全领域,公司给深圳龙岗公安局做了大数据平台,可以快速查找到犯罪分子所处位置;给南山出租屋做管理,通过门锁或者大楼卡口来了解进出的人员,对城市流动人口进行有效管理。

第三,在智能交通领域。公司联手百度、腾讯推进“码上乘车”、“刷脸过闸”等服务,深圳地铁的扫码过闸系统就是我们做的。

第四,在智能便民领域,公司给广州黄埔区、天河区、荔湾区铺设了方便办理政务业务的系统。

以上这些系统正处于向全国推广的阶段,公司也希望把这些系统应用到海外。到今年年底,广电运通人工智能的解决方案就可以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了。

微信图片_20180913163648

周一:在人工智能战略升级的推动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在什么地方?

黄跃珍:最大的难点在于,企业原先以产品为中心,现在要变成以解决方案为中心。过去整个无线电集团的员工,都习惯了先有产品再有市场。由于无线电集团过去一直取得成功,产品在市场上热销,因此这个思想也根深蒂固。现在则要转变思想,技术问题已经不再是主要问题了,在与客户的交流过程中,要了解客户需要什么,需要怎样的场景、怎样应用,再由这个场景和应用,到技术池里找技术。

比方说,现在带客户去看成功的案例,可能客户看完以后就会直接选用这个场景。客户现在要的是场景、解决方案,不单只是产品,因此必须让他看到现场,看完以后可能会提出新的要求,我们再根据新要求为他提供个性化定制。有些员工已经适应了这个变化,有些还没有适应,公司高管要去辅导他们。这一转变需要2.4万员工把“头脑给扭过来”,还需要一点时间。

人才激励市场化

周一:您提到公司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引进了不少高端人才,公司是如何吸引这些人才加盟的?

黄跃珍:第一,现在中国的市场很大,许多海外华人有很好的技术,希望回国来做一些事情;第二,公司的机制非常灵活。他们回国后,公司会投资他们带来的技术,并吸收他们入股。比如,公司与百度研究院前院长林元庆合资成立了广电卓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与澳大利亚归国博士邹均合资设立广电运通区块链科技有限公司。

还有一部分人才则直接参与到研究院的基础研发工作。他们虽然没有持股,但工资会相对高一些。对他们来说,把技术做出来也是非常开心的一件事情。公司引进的这十几位博士,近期都做出了不少成绩。

周一:作为国企,怎样激励员工积极开拓市场、面向客户,以用户为中心,给公司创造价值?

黄跃珍:我们有“四能”:机构能分能合;干部能上能下;工资能增能减;员工能进能出。这四个“能”在国企很难做到。比方说“干部能上能下”,干部下来以后没有任何级别可言,那工资只能减少,除非你业绩干得比老总还高。我们鼓励有更多副总工资比老总要高,因为工资多少由业绩考核。再比如“员工能进能出”。如果你工作“干不成事”,那我炒不掉你,我不是养着你了?这四个“能”,也是影响整个无线电集团体系非常深远的原则或者说规则。

公司的激励机制还是比较市场化的。基本工资多少,是什么样的级别,该多少就是多少。其次,奖金变化很大。有些博士进公司三年了,还在领十万元的工资,有些博士刚入职薪水就有一百多万元,差距非常大。还有一种情况,可能领十万元工资的员工过两年就领三百万元了,因为他的成果要三年、五年才研发出来,五年刚好是他的收获期。在广电运通,并不是说进了国企就舒服了。与外企不同的是,公司注重规矩、情怀。但公司强调的“四能”,与一些市场化企业的机制几乎一样,甚至要更加合理。

转型初见成效

周一:今年股市整体表现不太理想,您有什么想对投资者说的,公司未来有哪些看点,支持公司进一步发展,最终使投资者能得到合理的回报?

黄跃珍:担任广电运通董事长以来,我很努力地提转型,提发展。第一,广电运通的这帮管理团队,非常努力的想要把企业做好,这点请股民放心。公司转型已经到了非常重要的阶段,最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目前的股价状况,也包含宏观环境等综合因素,我们也一直在想办法维护股价的发展,我认为管理团队是负责任的。

第二,从广电运通的基本面看,公司上半年收入增长30%多,扣非后净利润增长超过130%,这就说明我们的转型是有成效的,从基本面来说,公司未来前景可期。

第三,公司目前资金很雄厚,股票没有质押。希望股民继续关心和继续支持广电运通。这个企业是健康的,而且是可持续性发展的,未来走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这条路,会越走越宽,请大家继续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