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正逢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为了弘扬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汇聚资本市场正能量,证券时报日前正式启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大型系列报道。该系列报道由本报社长兼总编辑何伟领衔,拟走进100家表现卓越的行业龙头上市公司,与上市公司高管面对面,深入探访中国资本市场践行高质量发展的好公司、好企业家、好故事。

第56期十问十答董明珠:关于做芯片、分红、银隆……都在这里

董明珠告诉我们,即便参加央视的访谈节目,也不必彩排,直接切入直播环节,她对自己的临场发挥有着十足自信。这一次,证券时报社长兼总编辑何伟对话董明珠,董明珠侃侃而谈格力的崛起、技术研发和多元化,聊银隆、谈举牌,喊话中小股东,讲分红……

第56期

十问十答董明珠:关于做芯片、分红、银隆……都在这里

董明珠告诉我们,即便参加央视的访谈节目,也不必彩排,直接切入直播环节,她对自己的临场发挥有着十足自信。这一次,证券时报社长兼总编辑何伟对话董明珠,董明珠侃侃而谈格力的崛起、技术研发和多元化,聊银隆、谈举牌,喊话中小股东,讲分红……

1994年,董明珠在格力发起营销体系变革,将产品质量作为格力电器的根基。次年,格力电器的销售额就增长了7倍,首次超过了春兰老大哥。

获得了产品质量的口碑后,格力开始进行渠道建设,并在2005年以后,完成了从没有技术到“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的转变,成为行业内的技术引领者。

如今,在空调行业内,格力电器的最新力作是光伏空调。去年,由格力电器自主研发的全球最大光伏空调项目落地美国,公司光伏空调系统客户已经覆盖22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中东、北美、东南亚等地区。

董明珠说,“格力的光伏空调卖到全世界,特别是在中东,最受欢迎。”

一问:光伏空调这个概念是怎么产生的?

董明珠:我们希望通过创造来改变这个世界,这是我们企业的出发点。如果我们自己不研发,跟在日本后面走,那我们的空调永远不可能升级,永远不可能颠覆。

光伏空调的产生是因为我在北京开人大会,当时有雾霾,大家想的是什么?商业机会来了,格力可以卖净化器了,又赚钱了。但是即使净化器能解决空气问题,但我们不出门吗?所以得从根本上来解决雾霾问题,现在家家都用空调了,中国的发电量30%可以说用于了空调领域,如果我们30%的煤不需要了,节约了多少资源?减少了多少污染?我就带着这个问题回来,我觉得企业要思考这个问题,我们所有的产品不破坏环境、不污染环境、不消耗资源,这就是我们追求的科技发展方向,回来我就跟技术员说,我们能不能做一个不要电的空调?

大家说不要电不可能,我说我讲错了,能不能用一种新的能源来替代?比如说风能、光能、热能。用了两三年时间,光伏是第一个突破的。当时我们开发空调的时候,研究人员最后都没信心了,那么漫长的一天一天熬过去,一天一个电机就是几十万没了,大家都觉得,投入那么多,最后如果出不来结果,怎么交代?我说一个亿没有了,也不会追究你们的责任,即使两个亿投入没有了,也要投。

研发嘛,没有失败怎么可能有成功呢?你不成为领导者,你不成为创造者,你永远就只能是一个跟随者。单纯从经济角度考虑,你可能觉得不值得,但你从社会价值的角度考虑,是非常值得的。

格力造“芯”动真格

格力电器曾在2017年年报中披露2018年的经营计划和远期产业规划,公司未来将在产能扩充和多元化拓展方面加大投入,重点涉及智能装备、智能家电、集成电路等新产业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

一时间关于格力电器要做芯片的舆论是非充斥网络。而直到近期,格力电器进军芯片行业的说法有了实际行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8月14日,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亿元,经营范围为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电子元器件、电子产品的设计与销售等。

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是格力电器的全资子公司。资料显示,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有5名管理层人员,其中,董明珠任董事长,格力电器副总裁、总工程师谭建明任董事。

二问:中兴通讯事件发生后,国人对中国高端制造业的“缺芯”进行了反思,格力也要做芯片,您的战略部署是怎样的?

董明珠:我看到网上有个段子,说别人做芯片,那是喊喊而已,所以股价涨了,是炒概念;格力做芯片是要真搞,董明珠还号称要用五百亿来做,那五百亿就没了,我们股民不答应。但是我反过来问,股民是今年炒了股票就跑,还是用一辈子都跟着格力的发展,从中得到收益呢?我相信,大部分的股民是希望在格力的发展过程当中受益,所以我认为芯片必须要做。这仅仅是从一个窄的范围来看这个问题,但是我们更多地讲,一个企业要想成为创造者,如果没有创造能力,没有新的技术支撑,谈何服务世界呢?你还是依附型,我就谈自身的社会责任,你都应该去做开发,做技术。

不能马上赚大钱也要干

经过近30年的发展,格力电器在空调行业的龙头地位无人撼动。2017年,格力电器的营业总收入超过1500亿元,净利润达到224亿元。2016年、2017年,格力电器销售净利率分别达到14%和15%,远高于其他白电及黑电整机企业,也高于家电板块。

但格力当前对自身的定位是一家多元化的全球型工业集团,在巩固和发展空调产业的同时,不断向智能装备、智能家居、新能源产业延伸。

自2013年起,格力电器开始进军智能装备领域,董明珠说,“高端装备将成长为格力电器的第二大支柱产业”。格力电器还挑了精密铸造这个领域,董明珠说,铸造很“枯燥,不是马上能够赚大钱的东西”。

她反复强调技术对格力的重要性,“格力电器不是在眼下简单地考虑数据变化,而是考虑对核心技术掌控的能力。”

三问:格力电器一直以来聚焦空调主业,近年来有一些多元化经营,格力的多元化发展现在处于什么阶段了?

董明珠:未来格力可能会有几个主业,空调是一个主业,再有一个是智能装备和机器人,智能装备方面,必须要解决工业母机的问题,我们现在已经解决了。我们工厂里一边是德国的数控机床,一边就是格力的数控机床,同时在加工叶轮,如果我们的数控机床能走向世界,为全球服务,是一个什么概念?在机器人方面,以后工厂越来越智能化,是需要有技术支撑的,这个支撑点就是我们要做的。第三个是铸造,铸造是很枯燥的,不赚钱但我要干,因为如果没有这个做基础,一切都实现不了。所以我选择的这几个领域都是挑战自己、吃苦头的事情,都不是马上能够赚大钱的东西。

四问:在格力的多元化方面,您希望在下一个周期里面,各项业务将来的比例是什么样的?

董明珠:我觉得这个比例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智能装备的基数很小,如果基数是1个亿,增长12倍,也就12个亿,但空调的基数是1000亿,增长3%是什么概念?那就是超过了智能装备的增长,所以这个比例,我觉得不能作为一个发展的评论。但是我认为,作为格力来讲,它在空调领域里面是完全领导了世界的前列,它的技术研发不会停步,它会依然改变、提升,从节能、环保、舒适这个角度去做技术升级,它的市场依然还会有很好的成长空间。

而智能装备和机器人也都是我们的目标,不是在眼下简单地考虑我们的数据变化,而是考虑我们对它的核心技术掌控的能力。我们不考虑数量的问题,而是考虑服务问题,我认为这个增长空间是无限大的,但这个无限大什么时候能够实现,它是需要时间培育的。对于格力的发展,我们讲2023年做到6000亿,我们只是说有这个梦想,有这个目标,并没有讲我们2023年一定会做到6000亿。

微信图片_20180830162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