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正逢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为了弘扬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汇聚资本市场正能量,证券时报日前正式启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大型系列报道。该系列报道由本报社长兼总编辑何伟领衔,拟走进100家表现卓越的行业龙头上市公司,与上市公司高管面对面,深入探访中国资本市场践行高质量发展的好公司、好企业家、好故事。

第36期打破宁夏主板IPO14年零纪录,嘉泽新能掌门人称“不怕竞争”

上市伊始,嘉泽新能自带各方“光环”——通过IPO扶贫绿色通道顺利上市,结束宁夏14年来没有地方企业在主板上市的空白,以及全员持股战略,聚焦了市场不少目光。作为嘉泽新能的创始人,47岁的陈波在谈到公司的创新发展,并购整合,他如数家珍。

第36期

打破宁夏主板IPO14年零纪录,嘉泽新能掌门人称“不怕竞争”

上市伊始,嘉泽新能自带各方“光环”——通过IPO扶贫绿色通道顺利上市,结束宁夏14年来没有地方企业在主板上市的空白,以及全员持股战略,聚焦了市场不少目光。作为嘉泽新能的创始人,47岁的陈波在谈到公司的创新发展,并购整合,他如数家珍。

陈波:嘉泽新能的成立源于我个人的经历。我1996年辞职下海,刚开始起步做民航服务,随着个人年龄的增长,及个人对市场、经商的理解更加完善,最终决定还是回到实业去。正好2010年风电市场比较成熟,我们就成立了嘉泽新能源公司。

在成立之初,嘉泽新能遇到的最大危机,是资金的危机。因为风电行业是一个重资产行业,作为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光靠自有资金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加杠杆,得到银行的支持,而这就要求企业尽量满足银行的条件。

为此,公司当时跟新能源制造业龙头企业金风科技进行合作,一步步设计出了嘉泽新能源独有的风电建设运营模式,即“全生命周期+担保发电量”的运营模式,来满足银行的要求。这个模式,从风电场的建设,到全生命周期的运维,一直到担保发电量,从风控的角度上看,风险是锁定的。这个模式的设立,让嘉泽新能打开了银行的大门。

从效果上看,这个模式也让嘉泽新能获得了更高的回报。现在全国每年风机利用率基本保持在96%-97%的水平,但嘉泽新能风机利用率连续七年保持在99.6%-99.7%的水平线上,高出平均水平两个多点。这是我们“全生命周期+担保发电量”运营模式最淋漓尽致的体现。

而在发展过程当中,嘉泽新能最大的危机就是新能源补贴的问题。目前新能源电价由两个电价组成的,一个是基准电价,一个是补贴电价,现在国家结算较慢的是补贴电价,基准电价结算的速度很快。嘉泽新能选的每一个风场都是发电量比较高的,只要发电量足够大,成本控制得足够低,基准电价结算就能够完全覆盖公司的经营成本。嘉泽新能通过这样来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营。

微信图片_20180710162711

高峰: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今后一个时期的根本要求,你们怎么理解高质量发展?公司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陈波:从新能源的角度看,前几年受高速增长政策引导,地方政府考核最重要的指标就是GDP的完成情况,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固定资产投资。所以前些年,在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基础上,企业加大开工建设的力度,势必导致企业不停地加杠杆。这种高速发展带来的最大的弊端,就是导致弃风限电。

从2016年开始,国家也在调整这一领域的发展方向,从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增长。

从嘉泽新能自身来讲,在高质量发展方面,首先公司要加大自身项目的发电能力,提高自身的发电量,我们也在运用一些先进的技术来改进公司的项目机组;其次,公司也在大力抓自身的技术提升,因为技术提升也使嘉泽新能的成本变相在下降。嘉泽新能今年公布的未来三年发展规划,就是围绕着如何高质量地提升公司发展水平来做的。

三年目标:增规模、去杠杆、降负债

高峰:嘉泽新能属能源行业公司,能源受政策、自然资源等因素变化的影响较大,您怎样评价嘉泽新能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公司在这方面具体是怎么做的?

陈波:实际上从新能源整体行业来看,在未来二十年当中,这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性还是很强的。

新能源行业目前有三大利好。首先是造价,包括工程造价、项目造价、基础造价,机组造价等近五年来大幅下降;其次,新能源行业的技术在大幅提升,原先不能发电的地方现在都能发了;第三个就是国家政策方面,国家从2013年开始连续下文,要保证新能源优先调度、优先消纳、优先并网,再加上目前从高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原先没有考虑到用电端这边,光考虑发电端,到现在变成理性地去建设,目前弃风限电率也大幅下降。

至于这个行业最大的风险,即国家补贴不到位,直接影响公司现金流的问题,嘉泽新能有一个优势,就是我们在2017年成功登陆了资本市场。

嘉泽新能现在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是现金流的问题,不是利润问题。公司上市后,我们快速推出了解决现金流问题的方案,并制订了一个三年发展规划,用九个字来概括,就是“增规模、去杠杆、降负债”。

高速发展的时候一定要加杠杆,而高质量发展时一定要去杠杆。杠杆一去,负债率肯定是下来的,因为对于嘉泽新能来讲,现在运行最大的成本,固定资产折旧约占一半,财务成本约占三分之一,这个数字是很大的,如果把杠杆去掉,这就转化成利润了。

公司计划到2020年,实现装机容量超过200万千瓦,总资产接近200亿,负债不增加的目标。这样的话,公司负债率将降到50%以下,去掉这块杠杆后,这部分净资产产生的庞大利润和现金流,将覆盖整个公司的现金需求。从这个角度看,除现在补贴迟缓到位的风险,公司面临的其他风险都没有了。

微信图片_20180710162716

高峰:能否介绍一下进入资本市场后的嘉泽新能未来的景象?

陈波:刚才谈到嘉泽新能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就是“增规模、去杠杆、降负债”。如果嘉泽新能2017年没有成功上市的话,公司目标不可能这么定,而且定了也不可能去实现。

嘉泽新能要加大内部资产结构的调整,从原先的高杠杆比例发展,变成低杠杆比例发展,这个调整是一定要借助资本市场力量的。此外,我们争取在2020年前进行更多项目储备,通过定增等方式,从二级市场募集资金建电场,让公司净资产增大,公司当期利润就很高,因为嘉泽新能最大的成本就是财务成本。

嘉泽新能还做了第二手准备。公司去年12月份发起成立了第一个产业投资并购基金。我们通过基金来为公司培养项目,确保嘉泽新能在2020年能够有超过2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同时负债率降下来。到2020年,我个人有信心把公司调整到各项指标都极其优秀的一个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