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1-20 18:20
投资者_1751201279534:请问公司:拨备覆盖率227.81%虽保持充足,但较年初下降9.97个百分点。如何平衡拨备计提与利润释放?未来是否会根据风险变化动态调整拨备策略?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如何管理利率风险敞口?是否通过衍生品工具对冲利率波动对净息差的影响?
兴业银行: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我行始终严格按照三阶段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进行减值计提,持续根据客户实际风险变化动态调整拨备。针对利率风险,我行始终坚持中性审慎的利率风险偏好原则,紧跟国内外经济形势、宏观政策及金融市场重要变化,加强对利率走势的分析研判,综合外部环境和内部利率风险敞口结构的变化灵活调整利率风险管理策略,持续开展动态监测与风险管理。谢谢!
-
2025-11-20 18:03
投资者_1728609824843:请问11月10日的股东人数多少,谢谢
兴业银行: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截至2025年9月30日,我行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17,901户。谢谢!
-
2025-11-20 18:03
投资者_1751201279534:请问:董事会在风险管理委员会中如何监督重点领域的风险化解进展?是否定期评估管理层风险应对策略的有效性?商行+投行战略转型中,如何平衡短期利润压力与长期投入?董事会在资源配置和绩效考核中有哪些机制确保转型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投入是否经过严格ROI评估?公司如何看待金融科技投入的潜在风险?在行业竞争加剧背景下,公司如何评估管理层薪酬激励与业绩目标的匹配性?是否存在过度追求短期指标而忽视长期价值的风险?
兴业银行:尊敬的投资者,您好!(1)就您提到的风险管理问题,一是董事会充分发挥“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作用,不断推动我行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其中,风险管理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通过审议或听取各类风险相关议题,认真评估我行经营面临的各类风险,全面深入了解我行风险管理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情况,定期总结和评价各类风险控制措施。二是经营管理层面设置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各类风险管理政策及重大风险事项的议事决策。同时,我行通过完善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敏捷小组工作机制和行领导挂钩督导工作机制等举措,提高风险管理能力。(2)就您提到的金融科技问题,我行始终坚持“科技兴行”的治行方略,通过科技赋能业务发展、筑牢安全防线,目前数字化转型正从“建设期”走向“收获期”,谢谢!
-
2025-11-20 17:55
投资者_1751201279534:请问公司:“商行+投行”战略是兴业银行的核心方向,但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仅同比增长2.59%。未来如何通过深化投行能力提升非息收入占比?是否有具体的中期目标或关键举措?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至1.71%,负债结构优化显著。请问未来在负债端管理上有哪些持续策略?是否会通过创新存款产品或数字化手段进一步降低成本?面对银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兴业银行在金融科技投入方面有哪些布局?如何通过AI等技术提升客户体验和风控效率?
兴业银行:尊敬的投资者,您好!三季度,我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幅3.79%,较半年度扩大1.2个百分点。我行将继续深化“大投行、大资管、大财富”融合发展,提升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长的动能。继续以织网工程为抓手,积极拓展低成本结算性存款,并做好高成本存款到期置换,优化存款结构、降低付息成本。同时,全面打响“体验之战、敏捷之战、智能之战”三大战役,推动“数字兴业”迈向“智慧兴业”,提升客户体验和风控效率。谢谢!
-
2025-11-20 17:55
投资者_1751201279534:请问公司:第三季度营收下滑,但净利润仅微降。利润相对稳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是减值计提下降还是成本管控的贡献更大?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30.75亿元,同比增长,但增速较低。哪些业务板块是主要增长点?未来如何提升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等轻资本业务的收入贡献?资本充足率13.85%较年初下降0.43个百分点,是否会影响未来信贷扩张?是否有资本补充计划?在净息差收窄至1.75%的背景下,如何通过资产负债结构优化稳定净利息收入?
兴业银行: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前三季度,我行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82%,较半年度收窄0.47个百分点,净利润维持正增长,增幅0.12%,保持相对稳定。一是利息净收入降幅0.56%,较半年度收窄0.96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负债成本管控。通过推进企金织网工程3.0,做实主结算账户经营,深化零售场景金融建设和加强高成本存款管理,实现存款付息率1.71%,同比下降32BPs,较半年度扩大2BPs。二是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幅3.79%,较半年度扩大1.2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财富、托管中收增长,信用卡中收降幅收窄。三是其他非息净收入受市场利率波动影响,同比降幅控制在9.28%,处于同业较好水平。四是较好管控业务成本和风险成本,业务管理费、减值损失分别同比下降0.26%、11.3%。谢谢!
-
2025-11-20 17:46
投资者_1751201279534:请问公司:财报显示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82%,净利润仅微增0.12%,而第三季度营收与净利润均出现下滑。请问如何看待这一业绩表现?在息差收窄的背景下,银行采取了哪些措施平衡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如投行、财富管理)的协同发展?
兴业银行: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前三季度,我行经营业绩整体符合预期。在息差收窄背景下,我行将继续发挥“大投行、大资管、大财富”的优势,加快从表内走向表外,进一步挖掘业务潜力,推动理财、财富代销、托管等业务发力,并把FICC业务放在更重要的位置,着力提升中间业务收入。谢谢!
-
2025-11-20 17:46
投资者_1751201279534:请问董秘:中期利润分配方案拟每股派息0.565元,占半年度净利润的30.02%。在业绩增长承压的背景下,如何平衡分红与资本补充?未来是否考虑提升分红比例或实施股份回购增强股东回报?当前PB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管理层如何看待估值修复机会?股东结构中机构持股占比是多少?如何看待机构持股变化?是否有针对性措施吸引长期投资者?ESG报告中提到绿色金融发展,但具体贷款余额和减排目标未细化。未来是否会披露更多量化指标?
兴业银行:尊敬的投资者,您好!自2007年上市以来,我行已累计分红2161亿元,是普通股融资的2.3倍,并且连续十五年提升分红率,较好平衡分红、资本、发展之间的关系。下阶段,我行将继续把保持分红率的稳中有升作为重要目标,通过打造价值银行、提升五大能力、发挥差异化优势做好五篇大文章,持续落实《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着力提升估值表现。谢谢!
-
2025-11-20 17:45
投资者_1751201279534:请问:不良贷款率1.08%与年初持平,但制造业、零售经营贷风险有所上升。请问如何评估这些领域的风险敞口?是否已制定针对性措施防范风险扩散?房地产对公业务和信用卡新发生不良同比回落,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无新发生不良。未来在房地产风险化解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上有哪些长效机制?是否会加大风险缓释工具的使用?
兴业银行: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前三季度,我行新发生不良资产规模及不良生成率实现“双降”。分领域来看: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信用卡三大领域从风险高发转向收敛;第三季度制造业新发生不良已较前两个季度平均新发生不良金额下降48.61%,且相关风险已在年初摸排范围内,没有超预期变化和扩散性趋势;零贷领域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以及部分客户收入下降影响,资产质量依然承压,但整体资产质量仍保持在同业较优水平。下阶段我行将继续完善资产质量攻坚工作机制,加强风险监测和预警,同时持续提高催收效能,将资产质量主要指标控制在合理水平。谢谢!
-
2025-10-31 13:31
投资者_1699339467000:兴业从25.45一路单边下跌,跌幅20%左右,请问之前发布的市值管理岂不是未能落实?管理层如何看待当前的跌势与市场形象?
兴业银行:尊敬的投资者,您好!股价受宏观经济、行业情况、市场偏好等多重因素影响。我行持续以经营管理提升股东回报、稳定估值表现。经营管理方面,我行提出打造价值银行、提升五大能力,实现经营稳中向好,前三季度营业收入降幅有所收窄,净利润保持正增长,资产质量总体稳定。股东回报方面,我行上市以来,累计分红2161亿元,是权益融资2.3倍,并连续十五年提升分红率,2024年达30.73%、分红金额224亿元,均位列股份行第二。10月30日,经董事会审议通过,我行计划实施2025年中期分红。每10股分红金额5.65元,分红总额119.57亿元,占半年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比例为30.02%,延续分红的持续性、稳定性。市场沟通方面,通过业绩说明会、投资者调研、中小股东走进上市公司、投资者电话等方式常态化交流市场、传递投资价值。2022年-2024年,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投资开发集团等主要股东累计增持我行超9.5亿股。在此基础上,今年5月,福建省财政厅将其持有的“兴业转债”全额转股,继续增持我行3.88亿股;大家人寿一季度从二级市场增持我行5.41亿股,9月和10月又继续增持超7400万股。这些“真金白银”的增持,充分彰显主要股东对我行稳健发展的信心,以及投资价值的认可。谢谢!
-
2025-10-31 13:31
投资者_1699339467000:如果中期分红都无法落实,请问市值管理该如何管理?国家不断强调分红有关的政策,请问兴业是如何响应国家的号召?难道管理层是逆向思维?跟国家不同步?
兴业银行:尊敬的投资者,您好!10月30日,经董事会审议通过,我行计划实施2025年中期分红。每10股分红金额5.65元,分红总额119.57亿元,占半年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比例为30.02%,延续分红的持续性、稳定性。后续,我行将于2026年1月召开股东会审议利润分配方案,并在股东会通过后,尽快推动分红落地。同时,我行将持续落实好《“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积极通过打造价值银行、提升五大能力,增强经营发展韧性,给予股东更好回报,形成“经营管理-分红回报-资金配置-估值修复-价值凸显”的正向循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