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讯
要闻
股市
新股
信披+
公司
港美股
数据
基金
金融
视听
评论
专题
产经
创投
科创板
新三板
投教
ESG
滚动
公众号
电子报
客户端
您当前的位置:
证券时报
>
专栏
>
韩和元
韩和元
广州经济学者
94
发表文章
12.2
W
被关注数
71.8
W
阅读
推荐
关注
余胜良
证券时报记者
李宇嘉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熊锦秋
资本市场资深研究人士
张锐
中国市场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
蒋光祥
基金从业者、财经学人
韩和元
广州经济学者
【科技观潮】 AI时代更需要人文学科
要知道,复旦大学的文科向来是其极具竞争力的优势学科,如今传出缩招的消息,着实让不少人对文科的未来发展前景感到忧心。
2025-04-01 06:54
【科技弄潮】 设想50年后被科技改变的人类生活
借助积分制,人们参与志愿服务、社区建设等社会服务活动时,能够获得相应回报。这种机制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增强社会凝聚力。
2025-03-21 06:43
【科技把脉】 过度依赖科技有隐忧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学会正确地使用它,让它为人类的发展服务,而不是让它成为主宰人类命运的力量。
2025-02-28 06:43
米莱何以驯服恶性通胀?
经过最初的极度痛苦后,经济逐步恢复,并表现出强劲增长。
2024-11-22 06:49
欧美对华的技术封锁会有效吗?
在外部技术获取受限的情况下,中国会更加坚定地投入资源,进行自主研发和技术攻关,以减少对欧美外部技术的依赖。
2024-09-10 06:48
传统产业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辩证法
众所周知,棉纺织业是个典型的“传统产业”。但就是这个“传统产业”,却引发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2024-03-19 06:54
司马迁归纳的五种经济治理模式
诚如香港学者赵善轩所说的,“当代经济学人,言必称欧美,只因他们不知道在中国历史上,绝不乏伟大的经济思想家及传世著作”。
2024-02-20 06:54
德国经济面临新挑战
因能源问题导致的日益高企的成本,也是造成德国潜在增长率低迷的重要原因。
2024-02-06 07:02
来自中国汽车行业的启示
中国在电池产能领域所获得的地位,则可部分归因为中国在电子供应链中的先发优势。
2024-01-12 06:56
希腊为何能咸鱼翻身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最近的一份声明中,不仅赞扬了希腊“经济的数字化转型”,还表扬了它“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2023-12-22 06:46
日本经济向好的拐点出现了吗?
目前日本经济的这轮反弹,或许更多地受益于国际产业链的重构。
2023-12-14 06:55
特有禀赋让中国经济克难迎新时充满韧性
对中国过分悲观不可取。笔者相信,中国特有的禀赋让自身富有韧性,这有助于中国渡过难关,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
2023-12-05 06:54
慎言高铁投资无效
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指出,“其他任何事情都取决于道路,它们要么是道路创造的,要么是以道路为条件。”
2023-11-23 07:01
高工资促进消费社会形成和技术进步
历史研究表明,中间阶层甚至在17世纪就是新产品和进口产品的最大市场消费者,他们中的许多人是19世纪“中产阶级”的先驱。
2023-11-17 06:58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戈尔丁的“天问”
现在,收入差异的大部分是在同一职业的女性之间,而且很大程度上是随着第一个孩子的出生而产生的。
2023-10-26 06:59
历史一再证明:有封锁,就有突围
从2019年起,尽管遭受美国技术上的极限打压,在极端困难的时期,甚至不得不断臂求生,把荣耀系卖掉,大幅收缩业务。
2023-09-22 06:49
正视变化中的印度
一些国际机构表示看好印度的发展前景,印度政府也动作频频,意图有所作为。
2023-09-12 06:49
日本已走出“失落的30年”吗?
正是由于日本实际拥有的生产技术保持相对稳定,在美西方重构供应链的背景下,作为中国的替代,一些产业开始回流日本。
2023-08-22 06:58
洪灾凸显基础设施投资仍有不足
无论是在传统的市政设施和水利设施领域,还是在面向未来的新基建领域,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都是极其巨大的。
2023-08-11 07:13
惠誉评级下调、耶伦的愤怒及MMT理论之困
美联储为对抗通胀,而不得不收缩其资产负债表。
2023-08-04 06:56
- 暂无数据 -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