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国祥IPO按下暂停键,同一资产屡次“圈钱套现”之风需刹住
来源:界面新闻作者:吴治邦2023-10-09 09:58
(原标题:【评论】浙江国祥IPO按下暂停键,同一资产屡次“圈钱套现”之风需刹住)

备受争议的浙江国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国祥”)资产二次上市一事,终于引发监管部门关注。浙江国祥即将上市的最后一刻被按下暂停键。

同样的资产,同样的业务,被同样一批人再次带回A股,这样的剧情让人不得不感叹这位前董秘、现董事长陈伟根的魔术棒,能成功将一块前东家舍弃的资产化腐朽为神奇。

界面新闻在早前的《「评论」同一群人对同一资产的屡次资本运作,不能当作励志财富故事看》一文中,对浙江国祥二次上市一事提出几个疑虑:一、陈伟根夫妇当年以8000万的对价获得国祥制冷的原资产是否合理;二、相同的业务,部分重叠的资产为何短短几年内快速扭亏?国祥制冷原经营团队,即浙江国祥现经营团队,是否存在着摆烂,变相损害、掠夺原上市公司国祥制冷股东利益的情形。各种反常的迹象,让人不由得猜测起当中是否存在着利益勾兑以及上不了台面的内幕。

事实上,浙江国祥二次上市的质疑,交易所在审核中也进行了重点关注和问询,专项核查只不过是针对审核结果的再一次细化。如果确实在合规层面存在着问题,那浙江国祥的IPO之路无疑将被划下休止符。如同前文所提及的那样,浙江国祥的历史渊源太具有戏剧性:陈伟根夫妇在2012年仅以8000万元接盘,接盘后第一年的2013年,浙江国祥便实现了2870.18万元的净利润,2014年更是实现净利润4205.78万元。收购前还是经营不善的资产,陈伟根夫妇收购后便摇身一变成为了香饽饽,甚至早在2016年12月22日就递交了第一次招股书(申报稿)。在相同的人、相同的业务的情形下,那块原属于国祥制冷的资产又发生了哪些神奇的变化,是陈伟根夫妇具有点石成金的双手,还是另有隐情。

事出反常必有妖,一两轮书面的函询显然不足以给浙江国祥发展过程贴上合法标签。即使浙江国祥从国祥制冷所获得资产的过程具有合法,难道就应当大张旗鼓地走上二次IPO之路?个人认为,任何所谓的财富故事也应当考虑到社会观感。

以此次受到质疑的浙江国祥二次上市为例,同一拨人在上市套现之后,就算完全另起炉灶干出一家上市公司,就算真的完全合法,此种风气也不应当被鼓励。极端点来说,假如一拨人带着企业上市成功卖壳套现后,是否可以继续做原先业务,甚至带着同一块资产再次上市套取巨额财富资金?

健康的资本市场,除了以合法合规为底线,同样呼唤真诚、负责、实干的企业家精神。如果企业家是打一枪换个地方,抱着捞一笔钱就走的心态,监管力推的价值投资理念自然也难以展开,这样的市场将会蔓延着各种花式套路、资本算计,投资者只能沦为待割的韭菜。

注册制的推行,本质是为了让更多优质的企业获得资本的支持,让投资者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而不应当成为资本玩家的造富契机。

浙江国祥涅槃重生的资本叙事,其合法性仍有待监管核查,不过其一鱼多吃的吃相已丑态尽显。

责任编辑: 陈勇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