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超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摘要:
预计人工智能科技革命是人类史上的第四次科技革命。科技革命爆发的标志就是新一代科技成果开始广泛应用生产生活,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用工成本上行的时代背景下,机器人因其具备移动和感知等性能有望成为人工智能科技革命的具体应用和最佳载体。人工智能科技革命的基础设施是云计算、物联网和算力支持,其所必备的“原材料”主要是半导体。
正文:
人工智能科技革命是第四次科技革命,科技革命爆发的标志就是新一代科技成果开始广泛应用生产生活,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极大地替代人类重复的脑力劳动,重塑人和机器的关系,进一步解放人类的创造力,增加闲暇时间,扩宽人们生活休闲娱乐方式,社会面貌有望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工智能将广泛地、深刻地改变各行各业。
机器人将成为人工智能科技革命的具体应用和最佳载体,这里包括广义机器人和狭义机器人两层含义。在人口老龄化、劳动人口出现拐点、用工难及用工贵的大背景下,机器替代人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广义机器人即具有一定脑力或体力的机器,可以取代或帮助人类完成人类不想或不能完成的工作,如无人驾驶车、扫地机器人等;狭义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是指一种拥有人形外观、具备人类特征,以代替或辅助人类工作的机器人产品。预计人形机器人可以自然地适应目前人类所处的环境,极有可能会成为第四次科技革命的代表性产品。
人工智能行业已发展近70年,理论突破固然重要,但促进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的关键是在数据量、存储量、计算量、算力等硬件基础设施层面的提升。本轮人工智能科技革命是以生成式AI的出现为始的,随着人工智能自身演进及逐步扩展应用,与之相关的基础设施需求也大幅提升。预计云计算、物联网和算力支持是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海量算力需求不仅需要先进芯片算力的提升,还催生了对云计算服务的广泛需求,特别是人工智能行业在生产生活的广泛应用,将进一步增加对云计算服务的需求;此外,物联网也是重要的基础设施,万物互联的物联网通过收集数据,提供给人工智能进行决策并将决策内容进行反馈响应,得以实现真正的“智能”。
人工智能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关键“原材料”是半导体。从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角度来看,关键原材料在于半导体,需要半导体产业的全面支持。算法的突破是建立在拥有超强计算能力的芯片基础上,通过大数据“投喂”得以发现了大模型的“涌现能力”,大数据的存储和调用也是建立在不断迭代的存储设备之上,需要半导体产业不断技术迭代满足存储需求;而算力需求提升本身就对应着芯片技术和性能的提高。从产业发展角度来看,上游关注半导体材料的突破和半导体设备的创新;中游关注后摩尔定律时代,半导体设计、制造和封测技术路径的提升和创新;下游则在于发展人工智能,并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推动半导体产业发展。
结合我国半导体行业发展现状,在新型举国体制的支持下,或持续加大对半导体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缩小相关领域差距。回顾日韩等国家半导体行业的崛起历史,在全球半导体行业相对低迷(当前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处于周期底部)的阶段,更应积极加大资本开支,并积极通过收购、重组等方式吸收海外先进技术、设备和厂房等资源,通过吸收消化和自研创新推动半导体行业加速成长,缩小与领先国家的差距。特别是本轮由人工智能革命引领的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我国拥有庞大的终端市场和积极友好的政策环境,半导体行业的多点开花将成为我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石。
(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