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舆情周报|侨银股份人士怒斥员工,老凤祥登投诉黑榜,巴安水务人事巨震
来源:证券时报网2023-03-24 16:05

本周,证监会党委召开会议传达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时强调,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支持民营企业融资成长的重要作用,着力提升服务的精准性和直达力,让民营企业更有获得感;财政部在3月20日发布的《执行报告》明确指出,2023年要遏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量,稳妥化解存量,坚决制止违法违规举债行为,加强对融资平台公司的综合治理,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全面注册制宣布实施以来首批10家主板企业IPO近日获证监会批复。

根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数据,近一周(3月20日-3月24日)舆情热度靠前的前五大上市公司事件是:

图1.png

侨银股份人士怒斥员工

3月19日晚间,一段疑似上市公司侨银股份(002973.SZ)的短视频引发市场广泛关注。网传视频显示,一名疑似管理人员的黑衣男子正对多名制服背后印有“侨银股份”字样的工作人员大发雷霆。该男子对一女性工作人员大声呵斥道:“签离职”“罚1000”“停发工资,你现在就走,工资扣完”。大量网友留言评论,认为该男子态度过于恶劣。该视频在20日早间快速登上热搜。

图片2.png

3月20日,侨银股份表示,网传视频中的黑衣男子为项目子公司管理人员,争执原因为项目管理人员对个别员工工作状态不满意,导致在项目服务质量会议上产生语言争执。侨银股份已将此管理人员降级为普通员工。公司称:“该男子做法不符合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造成不良后果。在第一时间调查后,决定将该管理人员降级为一线环卫工人。公司对视频中的女性员工未采取任何处罚措施,一线工人是公司重点保护的。”

此事一出,迅速引起网友不满。有投资者在互动易向侨银股份提问:“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对网传视频员工处罚有没有相关制度依据?还是说所有处罚都是像视频里那样可以随意决定扣500或者1000?这是不是透漏出公司治理制度不健全?”

3月21日,侨银股份在公号上发布了《关于网传“个别员工情绪失控”事件的说明》(下称《说明》)。《说明》称,未对视频中的涉事女员工进行任何处罚。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已积极介入,依据相关制度,对该名涉事项目管理人员做出撤销管理职务、降职为“一线作业人员”的处分决定,并责令其重新参加相关岗位的培训考核。

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的监测数据,侨银股份事件发生后迅速激起舆情声浪,3月19日至21日共监测到此次事件相关舆情声量6116篇,敏感舆情占比62.97%。

图片3.png

数据来源:誉云大数据系统

舆评:

虽然公司称涉事人员事后意识到自己言语过于简单粗暴,已就自己的不当行为向涉事女同事赔礼道歉,但业内对侨银股份的热议依然不减。管理人员的言行反应的是上市公司管理模式、企业文化甚至企业价值观,这样的企业管理文化,很难让人相信这是出自“环卫第一股”的侨银股份。即便被斥员工没有被开除或降薪,但是市场依然普遍认为侨银股份此举是迫于舆论压力的处置。热点事件也引发了投资者对于侨银股份经营负债状况和转债的关注,近日侨银股份12亿元的定增申请被监管发出问询函中,也提到了有关用人方面的合法合规问题。

这次事件中,侨银股份的管理人员的恶劣行为,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谴责,这也提醒上市公司在日常经营中更加注重自身管理水平和企业声誉风险意识的培养,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以赢得广大投资者的信任和支持。

老凤祥因“克重不足、反向抹零”登黑猫投诉2月黑榜

3月21日,黑猫投诉平台发布2月份企业投诉处理红黑榜单。黄金首饰品牌老凤祥(600612.SH)因“克重不足,反向抹零”登上黑榜。

图片4.png

适逢“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梳理黑猫投诉平台发现,针对老凤祥的投诉已接近600条,回复率为0。据悉,有大量用户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反馈,老凤祥存在诱导购买“一口价”黄金以及后续换购困难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有用户反馈,在老凤祥购买黄金戒指遭遇反向抹零,半小时内发现划痕明显,退换困难,且称重时发现克重不足,商家表示“收2292元整为正常现象,有瑕疵也正常,重量不够也正常”。

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的监测数据,监测期间内共监测到此次事件相关舆情声量1798篇。市场对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事件相对敏感,监管部门亦高度重视,舆论的关注度和敏感度会在短期内飙升,至3月23日,该事件热度仍未平息。

图片5.png

数据来源:誉云大数据系统

舆评:

不仅是老凤祥,各大黄金珠宝品牌所售卖的“一口价”黄金饰品,即使款式类似,加工费用也有很大差异,每克价差甚至多达几百元。而且,有的品牌还没有清晰标注“一口价”黄金饰品的净重。如果销售人员没有详细说明,很容易造成消费者误解。

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消费者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维护消费者权益对于企业来说是一场永远不能轻视的“考试”,上市公司的产品、供应链被曝光后,不仅可能会深陷舆情旋涡久久无法平息,品牌形象受挫;另一方面,其股票价格难免会受到冲击,随之而来的则是股票市值下降、投资者收益无法保证,以及影响监管层对上市公司的态度。

巴安水务7名高管集体辞职深交所发关注函

3月16日,巴安水务(300262.SZ)发布公告称,董事会于近日收到董事长程辉,董事张瑞杰、陈磊、李世祥,监事赵晖、王文强、顾雪林7人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均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目前所担任的公司董事、监事等职务。

3月20日,深交所向巴安水务下发关注函,要求公司说明董事、监事集中辞职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应披露未披露的事项等。深交所一纸关注函,将巴安水务的内斗乱局再次摆上台面。

短短半个月内,就有9名高管从巴安水务离职,出现了董事会只剩下1人,监事会无人的局面。有关高管的辞职原因,公告中均以“个人原因”草草带过。

由于此番人事巨震实属A股罕见,媒体关注度迅速升高,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的监测数据,监测期间内共监测到此次事件相关舆情声量934篇。该阶段事件舆情高峰出现在3月16日公告发出后,且在收到关注函后再次达到高峰。

图片6.png

数据来源:誉云大数据系统

媒体观点:

《上海证券报》:内斗偃旗息鼓,自然有利于上市公司回归正轨。可双方达成和解的条件,却有“一股两用”的嫌疑。根据公告,张春霖于2021年就宣布放弃所持股票的提名权等权利,然而内斗一番后,其两位亲属将担任公司董事,昔日承诺如何履行?退一步来看,彼时大股东通过放弃提名权等权利,拟为二股东上位做好铺垫,如今二者均有代表将进入董事会,其他股东的提名权如何保障?

《中国基金报》:值得注意到是,此前的公告中巴安水务已多次提及,股东张春霖和股东山东高创存在矛盾,若矛盾进一步加大,存在导致公司管理控制陷入矛盾纠纷,进而影响日常经营、带来重大风险的可能。

《华夏时报》:公司无实控人,无控股股东,会使股东权利过于分散。容易产生内部矛盾,协调成本高。这种结构下,如果高管层能发挥积极作用,稳定股东关系,那么高管层对于公司运营质量就至关重要。

(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

责任编辑: 刘少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