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之年。这一年,也是北京银行高质量发展的全新起点。作为根植首都的金融企业,成立25年来,北京银行始终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北京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监管政策指引,强化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围绕中心大局认真履职尽责,聚焦社会关切主动担当作为,推动金融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北京银行资产总额3.0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4.52%;存款、贷款总额分别为1.69万亿元和1.63万亿元,较年初分别增长3.33%和4.08%。实现营业收入173亿元,净利润69亿元,不良贷款率1.46%,经营业绩稳健发展。一级资本排名全球千家大银行第62位,已连续7年跻身全球百强银行。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全面从严治党
2020年1月,北京银行召开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党委。新一届党委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持续加强“六个建设”,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在党建工作中,北京银行始终将抓政治建设,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置于重要地位,强化理论学习走深走实,组织干部参加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培训,贯彻巡视整改要求落细落实,成立党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巡察办,推动巡视整改取得阶段性成效;制定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事项清单及程序,加强党的建设从严从实。
在思想建设上,北京银行强化组织领导,党委书记切实当好“第一人”,党委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注重发挥“关键少数”作用。扩大党建宣传,充分利用行报期刊,推进微信公众号和门户网站协同配合,全方位讲好北京银行党建故事。注重督促考核,成立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舆情应对常态化工作专班,要求逐级细化落实工作机制。
在组织建设方面,北京银行在“选”的方面更加注重“德才兼备”,打造政治过硬、忠诚敬业的队伍;在“育”的方面更加注重“培训锻炼”,打造专业过硬、充满活力的队伍;在“管”的方面更加注重“严管厚爱”,打造能力过硬、令行禁止的队伍;在“用”的方面更加注重“动态交流”,打造担当过硬、干事创业的队伍。
作风建设领域,北京银行还注重加强基层党建,去年党委领导班子组成8个调研组,对二级党组织全面调研。全面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市委贯彻落实办法,健全完善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制度体系,制定印发《北京银行正风肃纪“十条禁令”》。
在纪律建设上,该行深入开展监督执纪问责,在一级分行配置专职纪委书记,同时切实抓好警示教育,全行召开“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专题民主(组织)生活会,查摆问题、剖析原因,提出整改落实措施。持续推动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制定北京银行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工作规划(2021~2023年)。
在制度建设方面,切实加强合规管理,持续关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问题集中的领域,完善全流程财务制度体系,扎牢不能腐的笼子。推进完善制度体系,去年至今,全行开展“制度文件重检工作”。强化风险主动管控,主动梳理监管关注重点领域、风险管理薄弱环节制度建设情况,制定统一授信、互联网贷款、信用风险模型管理、房地产业务等专项制度修订计划。
围绕服务首都发展
展现新成效
围绕首都新发展格局,聚焦探索特色金融供给。近年来,北京银行全力服务首都“四个中心”“两区”“三平台”建设,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融入数字经济发展,服务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特色金融方面,北京银行累计为9400余户文化企业提供信贷资金超3500亿元,文化金融市场份额始终在北京地区排名第一,支持了《夺冠》《金刚川》《紧急救援》《送你一朵小红花》《你好,李焕英》等电影佳作。同时,助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北京市86%的中小板、85%的创业板上市企业、77%的新三板精选层和创新层企业、71%的科创板申请企业,科技金融在中关村地区市场份额始终位居第一。
围绕首都百姓金融需求,聚焦完善优质金融服务。北京银行认真服务社保、医疗、工会等民生事业发展,2020年,成立民生卡项目办公室,高效推进系统开发工作。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持续开展“爱心扶贫、共享甜蜜”活动,定点帮扶的1个低收入村和5个贫困村全部脱贫脱低。不断强化“接诉即办”工作,把 “接诉即办”融入全行的治理与发展之中,印发《北京银行“接诉即办”管理办法》,将“接诉即办”工作制度化、体系化落实。
围绕首都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聚焦保障金融服务。北京银行坚决守好疫情防控防线,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党委会议、专题会议,指导全行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全力强化金融服务保障,第一时间研究制定支持疫情防控的6方面、18项举措,和支持小微企业的6方面、16条举措。加大政策工具传导力度,2020年累计运用人民银行再贷款再贴现资金发放贷款305亿元,在北京地区银行业中排名第一。
同时,严格落实延期还本付息政策要求,2020年8月至今,普惠小微业务延期率一直保持在50%以上。用好抗疫小微金融债政策工具,2020年2月份获批发行600亿元抗疫主题小微金融债,共计发行460亿元,全部用于满足小微企业贷款需求。
构建新发展格局
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银行一方面创新“党建+公司治理”模式,提升企业治理效能,另一方面创新“党建+经营”模式,夯实转型发展基础,同时还创新“党建+风控”模式,全面防控各类金融风险。
具体来看,北京银行“党建+公司治理”模式独具特色。在股权结构上,坚持“国有主导、中外融合”。通过发行上市和引资合作,北京银行形成了国有股东占主导,兼有外资股东、民企股东、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持股的多元化股权结构。在体制机制上,坚持“权责明晰、协调运作”。把党建总体要求纳入公司章程,明确党组织在公司治理架构中的法定地位。在能力建设上,坚持“形神兼备、有形有效”。持续优化董事会结构,加强董事履职能力建设,做实监事会监督功能,加强大数据、金融科技在股权管理、关联交易管理等方面的应用,高标准做好信息披露工作,持续提升全行公司治理能力。
通过创新“党建+经营”模式,北京银行夯实转型发展基础,提升公司金融服务水平,支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截至2020年末,北京地区贷款余额7536亿元,同比增长800亿元,增速12%,规模和增量在市属法人银行均排名第一。坚持科技、文化金融“双轮驱动”,全力服务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提升零售金融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行投放零售贷款余额超过5300亿元,有效满足百姓住房、消费、个体经营、创业就业等方面的合理需求。推出的“富民直通车”金融服务站成功带动河北省阜平县160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
与此同时,北京银行提升金融市场业务高质量发展水平,增强实体经济服务能力。服务小微企业,发布“惠转贷”转贷款品牌,落地转贷款业务150亿元,再贴现业务开展规模位列北京地区金融机构第一。助推全行数字化转型,自主研发的分布式研发运营一体化“顺天”技术平台于2021年1月正式投产上线,2021年启动以第五代核心系统为重点的“211”工程,持续推进“京匠工程”十大项目群建设。
通过创新“党建+风控”模式,全面防控各类金融风险。提升“三个水平”,优化全口径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流程,有效提升风险规范化管理水平、差异化管理水平、集约化管理水平;增强“三种能力”,有效增强智能化审批能力、自动化预警能力、移动化管理能力;完善“四项机制”,建立健全审批业务实时抽查机制、重点经营单位派驻督导机制、风险倒查机制、线索移交机制;重塑风险管理文化,抓好关键人员管理,持续开展警示教育工作等。
(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