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护航质量筑基,广电计量赋能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
来源:证券时报网2025-11-27 14:22

近日,国家航天局正式印发《推进商业航天高质量安全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将商业航天纳入国家航天发展总体布局,提出到2027年实现产业规模显著壮大、创新活力显著增强的发展目标。

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已迈入规模化、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期,而航天零部件的质量管控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基石,其战略价值愈发凸显,也为广电计量(002967.SZ)这类专业计量检测机构带来了广阔的服务空间。

质量为基破局增长,零部件管控成关键抓手

政策锚定方向,市场释放潜力。《行动计划》从增强创新动能、高效利用资源、推动产业壮大三大维度提出12项重点举措,其中“健全质量管控体系”“强化安全监督管理”贯穿全篇,明确要求围绕商业星箭研制、发射服务等重点环节建立全流程质量标准。这一导向精准契合产业痛点——航天任务高风险性决定“质量就是生命线”,而零部件作为航天装备基本单元,质量直接关乎任务成败。

对此,券商机构普遍看好商业航天零部件赛道的成长潜力。中信建投在研报中指出,民营大运力液体火箭的技术成熟与可回收试验推进,将带动箭体结构件、液体火箭发动机结构件等细分领域需求爆发,建议重点关注具备核心配套能力的企业。东方证券也表示,随着低轨卫星发射进入常态化阶段,核心零部件配套企业有望充分享受行业增长红利,进而为相关企业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零部件领域的快速发展将催生更多航天检测需求。有专业人士分析,全球航天测运控系统市场预计由2023年的10.25亿美元增至2030年的25.09亿美元,CAGR达13.4%,测运控对目标测量与数据可靠性的更高要求,将向上游零部件级的计量、可靠性与电磁兼容验证传导增量需求。

全链条技术赋能,筑牢质量防线

在此趋势下,作为综合实力领先的国有第三方计量检测技术服务机构,广电计量正以实际行动抢抓商业航天发展机遇,不仅通过战略协同凝聚产业合力,更依托自主构建的技术平台打造全链条服务能力,成为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在技术能力方面,广电计量成立了“天星院”,构建了八大技术平台,涵盖先进航天材料评价及高分辨工业CT测试、空间环境适应能力验证、商业航天元器件质量保证及验证、商业航天货架产品大数据库、数字孪生仿真、卫星天线电子载荷通信验证、空天网络安全测试技术、空天数字化及人工智能服务,各平台相辅相成,构建起覆盖卫星设计、制造、测试、认证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检测服务体系。

在设备研制方面,广电计量旗下山锋测控开发了便携式卫通设备自动检测仪、L/U卫星信道监控设备等系列高质量智能测试设备,可对卫星通信地球站、卫星侦听站信道进行实时监测;自主研发了国内首个“4G IOT 卫星通信集成测试系统”,支持多制式、多频段、多场景测试,通过自动化与柔性化设计,成为行业内首个能全面满足多维度测试需求的创新方案。据悉,该系统目前已为头部通信企业提供芯片模组研发调试服务,并满足头部移动设备终端企业覆盖 3GPP 36.521-4 RF测试项目的调试、研发及整改需求。

加码商业航天布局,共建创新生态

面向地面站建设与运营,广电计量的“卫星产业链一站式第三方检测咨询服务平台”可实现测控设备精度校准、数据传输系统性能验证等关键服务,依托遍布全国的服务网络与专业实验室资源,保障地面站稳定运行。这一服务体系深度契合国家航天局“强化全寿命周期质量管理”的要求,实现从卫星设计、制造、测试、认证到在轨运行评估的全流程覆盖,让质量管控贯穿航天装备全生命周期。

在产业协同方面,广电计量承建了国家发改委“北斗导航产品板级组件质量检测公共服务平台”,为北斗卫星导航产品供应链提供认证取证、检验检测、信息服务等安全专项服务,近期与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材料和工艺保证中心达成战略合作,共建商业航天试验与应用联合实验室。双方将围绕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电磁兼容检测等领域深化业务合作,开展科研项目联合研发与技术创新。

截至目前,广电计量已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无锡、武汉等地布局实验室,覆盖电子无线通信、抗空间辐射验证、热真空、真空放电、磁实验、噪声实验、强冲击等领域,近5年完成航天设备试验 800余批次,为我国航天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值得关注的是,广电计量还在规划建设聚焦宇航领域的专业实验室,并依托“卫星互联网空天地一体化技术创新成果验证与测试评价公共服务平台”,持续完善“检测认证+数据服务+技术研发”的创新生态,通过多平台协同实现测试数据高效整合与分析,帮助企业降低研发成本,提升质量管控效率。

方正证券指出,目前广电计量已深度参与主流产品的验证工作,紧跟主机所研究步伐,布局前沿验证技术搭建。未来公司将加大6G、NTN、星地直连等通信领域验证开发投入,加速建立产业化服务能力,取得新的增量。基于此,方正证券给予公司“强烈推荐”评级。

责任编辑: 刘灿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