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ETF高溢价!多家公募基金提示风险
来源:国际金融报作者:夏悦超2025-11-22 17:18

11月21日,多只跟踪海外指数的跨境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集中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公告,涉及景顺长城、华安、大成、嘉实、招商、国泰、易方达基金等公募旗下产品。其中,以跟踪纳斯达克相关指数的ETF为主力,同时包括部分日经、标普500、美国50等指数产品。

多家基金公司在公告中提示投资者,当前ETF的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明显高于基金份额参考净值,可能面临风险。对此,部分基金公司将对相关ETF采取临时停牌等方式,向市场警示风险。

集中提示风险

尽管当前海内外市场均在调整,但多只跨境ETF溢价居高不下。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21日收盘,景顺长城纳指科技ETF场内交易价格相对IOPV(基金份额参考净值)溢价高达18.28%,汇添富纳指100ETF场内溢价高达10.65%。除前述两只纳指相关ETF溢价超10%外,博时、嘉实、国泰、华夏、广发基金等多家公募旗下的纳指相关ETF溢价也达到5%以上。

除跟踪纳斯达克指数的ETF外,跟踪日经、标普500、美国50等海外市场指数的ETF溢价率同样较高。

11月13日以来,全球资本市场进入调整模式,纳斯达克指数连续下挫,科技股集体回调。在当前海内外市场同步调整的背景下,高溢价跨境ETF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这一现象已引起多家公募基金的重视。11月21日,景顺长城基金对旗下纳指科技ETF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及停牌公告称,纳指科技ETF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明显高于基金份额参考净值,出现较大幅度溢价,投资者如果盲目投资,可能遭受重大损失。基金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除了有基金份额竞争变化的风险外,还会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系统性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公告表示,若基金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溢价幅度未有效回落,有权采取盘中临时停牌、延长停牌等措施以向市场警示风险。

同日,大成、华安、易方达、招商、嘉实基金等公募也对旗下纳指相关ETF发布了相关溢价风险提示公告。汇添富、工银瑞信、华夏、国泰基金等公募则对旗下日经、美国50等ETF发布了相关溢价风险提示公告。

警惕市场调整风险

为何跨境ETF经常出现高溢价?

排排网财富公募产品运营曾方芳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投资者对美股,尤其是纳斯达克等热门海外指数的热情一直很高。纳斯达克聚集了全球顶尖科技巨头,尽管年内涨幅有限,但在市场缺乏其他明确主线时,资金容易涌入。然而,由于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额度受限,场外申购有限制,二级市场情绪容易过热,从而推高溢价。

泰石投资董事总经理韩玮指出,前几年纳斯达克指数的长期强势,使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对其上涨产生了某种信仰,叠加QDII额度制约和境外ETF套利不顺畅等因素,导致纳指ETF等跨境产品持续出现高溢价。

ETF的高溢价状态可能很难持续,曾方芳认为,“当市场情绪降温或相关海外资产出现调整时,最直接的风险就是溢价回落,价格可能会较快且较大幅度地回落。”

上述高溢价的跨境ETF在11月21日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值得注意的是,从年内表现来看,纳指ETF等跨境ETF的整体涨幅显著低于港股相关ETF。截至11月21日,纳指相关ETF最大涨幅为31.8%,年内涨幅集中在10%至20%区间,而多只港股相关ETF同期涨幅已超30%。

这种“涨幅低但溢价高”的现象引发市场关注。

“一旦市场对AI泡沫的忧虑加剧,纳斯达克等指数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高溢价的跨境ETF将面临净值下跌和溢价收缩的双杀局面。”韩玮表示。

韩玮认为,上证等境内指数权重股市盈率仍处低位,而纳指权重股估值已居历史高位,A股有望率先反弹,境外市场或待明年才企稳。

曾方芳表示,当前美股主要指数已处于历史高位,面临一定的回调压力,相关ETF会随着基础指数的波动而变化。一旦ETF溢价幅度过大,还可能触发临时停牌机制,带来流动性风险。

记者 夏悦超

文字编辑 陈偲

版面编辑 孙霄

责任编辑: 孙孝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