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ETF溢价频现:交易活跃度抬升,赛道加速扩容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王小芊2025-11-16 10:08

近期,多只跨境ETF在二级市场出现阶段性溢价,引发市场关注。

业内人士指出,跨境ETF的跨时段估值机制叠加结构性资金流动,使得“价格先行、净值滞后”的短期错配更易出现,溢价收敛节奏受申赎效率、市场情绪及外部环境影响,短线交易风险需予以关注。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跨境ETF规模延续快速扩张态势,多个主题产品实现显著增长,整体赛道在增量资金持续流入与新品不断丰富的双重作用下加速扩容,市场参与度和产品层次均进一步提升。

交易情绪升温,跨境ETF密集发布溢价公告

近期,随着境内投资者对海外资产的配置需求持续升温,跨境ETF交易活跃度显著提升。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多只跨境ETF在二级市场出现不同程度溢价,部分产品盘中溢价率明显走高。仅在本周,就有多只跨境ETF发布溢价公告,涉及美股、日股等多个主题。

根据交易所公告,本周提示溢价的跨境ETF包括易方达MSCI美国50ETF、南方标普500ETF、鹏华道琼斯工业平均ETF、国泰纳斯达克100ETF、华安纳斯达克100ETF、大成纳斯达克100ETF、华夏纳斯达克100ETF,以及易方达日经225ETF等多只产品。

以易方达MSCI美国50ETF为例,截至11月14日午间收盘,该基金的二级市场价格较参考净值出现6.66%的偏离;易方达日经225ETF在11月14日午间收盘的溢价幅度亦达6.01%。从整体表现来看,热门主题与成交活跃品种的价格偏离较为明显,反映出场内资金在跨境资产上的交易热度仍处于较高水平。

资金驱动下的“结构性溢价”

沪上一位基金评价人士认为,由于跨境ETF存在跨时段运行特性,净值更新与境外市场交易节奏并不同步,当场内资金集中流入时,更易出现“价格先行、净值滞后”的短期错配。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部分产品已通过申赎渠道实现一定程度的偏离收敛,但在交易频率较高、情绪波动较强的阶段,“偏离——回归——再偏离”的结构仍可能反复出现。

在制度层面,QDII额度的总量与分配节奏也是影响跨境ETF申赎效率的重要变量。此外,海外市场波动、汇率变化、成份股流动性等外部因素,也会通过净值回补节奏影响溢价的收敛速度。

上述基金评价人士认为,跨境ETF溢价本质上属于价格与净值的阶段性偏离,并非产品本身具备超额价值。对于投资者而言,在溢价明显的区间追高买入,可能在价格回归过程中面临额外损失,尤其是在海外市场波动较大的时段,溢价收敛与海外市场回调可能叠加放大短期回撤风险,短期溢价的交易风险不可忽视。

跨境ETF规模翻倍扩张

今年以来,跨境ETF规模显著扩大,成为公募基金中增长速度较快的细分领域之一。

Wind数据显示,跨境ETF的最新规模为9237.82亿元,较年初的4240.17亿元实现翻倍增长。业内人士认为,这一变化既反映出投资者配置需求逐步多元化,也体现了跨境产品在工具属性、交易便捷性以及主题覆盖面上的进一步完善,吸引了更多长期与阶段性资金持续进入。

从产品规模来看,以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华夏恒生科技ETF、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易方达中证海外互联ETF为代表的多只产品,截至目前规模均已突破400亿元,流动性基础扎实,在场内保持较高的成交活跃度,为跨境ETF整体规模的提升提供了核心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港股类ETF在今年的增量分布中尤为突出。港股通互联网ETF、港股通科技30ETF、港股通非银ETF、香港证券ETF等产品,年内规模增量均超过200亿元,呈现出加速扩张的趋势。

此外,一些新成立的跨境ETF也在持续积累份额,为赛道注入新的增量动能,使跨境ETF产品体系呈现梯度化特征,既有百亿级核心产品,也有持续扩容的新主题基金。

责编:战术恒

排版:王璐璐

校对:姚远

责任编辑: 刘少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