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1月之后,A股出现了显著的风格切换迹象。
11月4日,申万一级行业分类中的银行板块上涨2.03%,领涨全市场,公用事业、社会服务等板块也逆势上涨。此前风光的有色板块大跌3.04%,新能源、创新药等热门行业也同样大跌。
近期多家券商的研报也提示了风格再平衡的可能性。不少机构表示,牛市中估值处于高位时年底易发生风格切换,且主要受政策和产业趋势、基金调仓等因素驱动,11月建议均衡配置科技、周期和部分核心资产等行业。
11月市场风格切换概率大
“复盘历史,牛市中估值处于高位时年底易发生风格切换,且主要受政策和产业趋势、基金调仓等因素驱动。”华金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邓利军在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时表示,2005年以来5次中有4次年底风格发生了切换,且大多切换至金融或消费等稳定类板块。
邓利军表示,政策和产业趋势、基金调仓等是牛市中年底风格是否切换的核心驱动因素。
一些券商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东吴证券在最新的研究报告中表示,岁末年初历来是风格切换的关键窗口,而11月往往是关键时点。自2020年以来,“春季行情”的启动时间已逐步前移至12月。从节奏上看,春季行情通常分为两波:第一波始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休整于春节前;第二波则于节后再度启动,至3月两会前结束。因此,为有效参与春季行情,11月成为重要的调仓时间。从历史规律看,过去几年三季度持仓偏离度较高的主线类板块,如新能源、医药生物、食品饮料等,在11月表现往往偏弱。
从机构行为视角看,四季度往往存在主线板块收益兑现的压力。前期主线板块经历持续上涨后,积累了较为可观的涨幅,且资金层面呈现偏高拥挤度,主动偏股型基金三季报显示,截至2025年三季度,电子行业持仓占比已达25%,TMT板块仓位超40%,均创历史新高。以公募为例,重仓TMT的机构在前三季度普遍积累丰厚浮盈,而四季度作为全年业绩定调的关键时期,机构的核心诉求会从追求超额收益转向锁定利润。一旦部分机构率先兑现,其余持筹机构将面临“他人兑现即自身受损”的压力,进一步强化阶段性调仓动力。
均衡配置成重点
风格切换的预期下,投资者应该如何应对?东吴证券表示,短期建议偏均衡配置,以应对风格切换期的市场波动;中长期来看,科技成长主线的行情尚未终结,仍具备持续布局价值。
“宏观要素的前瞻性和观测价值要远高于估值要素,如2021年成长见顶的拐点,实际源于美元指数触底回升对估值泡沫形成压制。现阶段,美国开启降息周期,将进一步打开市场降息预期与流动性宽松空间,从全球流动性环境与资产比价视角出发,中期我们继续看好成长股的配置价值。”东吴证券表示。
国金证券最新的策略分析则更偏爱传统产业。国金证券在最新的研报中指出,结合三季报和基金增减配情况来看,一些行业的资本回报出现了明显改善,比如非银金融、钢铁、基础化工、机械等,但是它们并未受到投资者的青睐,甚至出现了减配。当原有的高景气出现了一些扰动,而更多领域景气恢复的“星星之火”正在出现,也就为市场再均衡提供了基础。
“全球制造业的复苏驱动并不统一,但是方向正走向一致,美国得益于AI的外溢,欧洲来自周期性和财政政策的转变,新兴市场则是资金回流与产能重建的长期趋势,降息周期可能让上述因素同频。”国金证券当下推荐海外降息后制造业活动修复与投资加速的铜、铝、油、锂等上游资源,中国作为全球产业链的“卖铲人”,优势产业在海外变现的工程机械、重卡、锂电、风电设备等资本品,以及国内价格企稳、内需回升下的煤炭、食品饮料、航空等板块。
排版:汪云鹏
校对:刘星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