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机制强化协同 政府债务治理升维正当时
来源:证券时报 2025-11-05 A001版作者:贺觉渊2025-11-05 06:56

证券时报记者 贺觉渊

近日,财政部新设“债务管理司”,政府债务至此迎来专职管理司局,过去由多个司局分工监管国债与地方债、政府内债与外债的局面就此划上句号。

近年来,我国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提高,也相应对政府债务管理提出更高要求。政府债务扩张所引致的债务风险积累是各国经济发展共同面临的风险隐患。尽管从国际对比看,我国政府负债率显著低于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但政府债务总规模已位居世界前列。截至2024年末,全国政府法定债务余额82.1万亿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余额10.5万亿元。随着政府债务规模不断增长,监管政府债务的层级规格也有必要相应提高。

政府债务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等挑战,而我国政府资产负债表相对健康且具备扩张能力。近年来,通过适度增加政府债务,我国以大力度的财政支出扩大有效需求,企稳经济大盘。着眼于提升政策效能,由一个专职机构牵头将国债、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各类政府债务工具作为政策“组合拳”统筹,统一分配各工具的额度,统一管理不同工具的发行使用节奏,无疑将强化政策协同。

一揽子化债举措的落地见效,推动了地方政府偿债压力整体缓释,但由于当前债务管理机制尚未健全,部分地方新增隐性债务和虚假化债的现象仍时有发生,部分地方通过融资平台举债的行为并未完全杜绝。为此,有必要通过一个专职机构持之以恒开展全流程债务管理,不断完善政府债务长效监管机制。财政部债务管理司的设立,也释放出了信号,表明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控将是一项常态化工作。

“十五五”时期,“加快构建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长效机制”是我国财政系统的任务之一。财政部债务管理司将以更低的成本、更透明的方式、更稳健的节奏,推动完善政府债务机制,包括推动实现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清零”、完成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改革转型、健全全球口径地方债务监测监管体系等。

责任编辑: 孙孝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