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晚,慈星股份(300307.SZ)发布2025年三季度报告。在复杂宏观经济与行业周期性调整的双重挑战下,公司不仅展现出强劲发展韧性,更在非传统应用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为长期增长开辟新路径。
数据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89亿元、归母净利润1.22亿元。尽管受一线成型横机领域阶段性需求疲软的行业环境影响,业绩短期承压,但公司核心业务“基本盘”依然稳固。上半年,公司核心产品电脑针织横机实现营收7.74亿元,同比增长0.22%,毛利率达到32.38%,实现行业下行下的逆势增长。
核心业务的竞争力,源于公司全面且具梯度的产品体系布局。目前,慈星股份已构建覆盖基础编织到高端复杂花型编织及嵌花功能的全场景机型矩阵,针型规格涵盖3针至18针,从粗针到细针全面覆盖,可精准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多样化生产需求。其中,一线成型机型的研发与推广,进一步完善产品线结构,强化核心业务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依托领先技术与全品类产品,公司客户资源持续积累,目前客户总量已超两万家,且头部客户集中度逐步提升,品牌客户数量稳步攀升,形成“产品—客户”双向赋能的良性循环。
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在非传统应用领域的开拓取得关键性突破。在车用纺织领域,其创新针织产品已通过国内某知名车企的供应商成功实现量产,正式切入汽车内饰供应链。这一跨越不仅标志着公司技术与产品具备跨行业适配能力,更打破传统服装产业的边界限制,为企业打开了极具想象力的成长新空间。
而跨领域突破的背后,是公司对技术创新的长期深耕。今年以来,慈星股份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一方面推进研发中心建设、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另一方面依托博士后工作站构建“国内+国际”双技术团队格局——国内团队由深耕电脑针织横机行业多年的资深人员组成,可精准把握国内市场需求;瑞士团队则依托2010年全资收购的Steiger品牌,保持对全球行业发展趋势的敏锐洞察。
技术投入的成效近期亦有显现,今年9月,公司新获“针床板口间隙可调的针织横机”发明专利授权,该技术可便捷调节针板纵向位置以精准控制板口间隙,兼具多档位调节功能与牢固可靠的结构特性,既夯实核心业务的技术壁垒,也为跨行业产品研发提供关键技术保障。
面对行业周期性波动,公司早已主动布局战略调整:基于长远发展规划推进高端产品线优化,当前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公司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坚持研发投入与客户导向并重,在稳固核心业务优势的同时,持续向创新领域突破,对公司穿越行业周期、实现长期高质量发展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