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润股份(002272)10月28日晚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展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与发展韧性。前三季度,川润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2.62亿元,同比增长5.11%;亏损2165.64万元,同比减亏30.14%。同时,公司现金流状况持续优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95.52万元,相较于去年同期的-1.71亿元大幅提升。
股东方面,巴克莱银行、牛散郭磊等4位股东新进川润股份前十大股东名单。
新能源流体系统产品销售收入高速增长
据公开资料,川润股份在风电液压润滑系统领域深耕多年,已累计向全球客户交付超过20万台套风电流体设备。目前,公司在风电市场的市占率超过42%,海风的样机覆盖率超过80%。
三季报显示,随着风电尤其是海风市场需求的释放,受益于公司领先的技术和服务能力的强化,叠加其在风电市场较高的占有率,川润股份前三季度新能源流体系统产品的销售收入同比实现40.12%的高增长。
行业层面,《风能北京宣言2.0》提出“十五五”期间国内风电年新增装机容量不低于120GW,海风年新增不低于15GW,确保2030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1300GW,到2035年累计装机不少于2000GW,到2060年累计装机达5000GW。以此估算,“十五五”风电年均新增装机规模有望实现翻倍增长。
长江证券认为,2025年以来大陆以外地区海风项目建设速度加快。据统计,今年1—8月大陆以外地区海风FID、开工建设规模均已经超过2024年全年,并且欧洲地区实现翻倍左右增长,预计2026年大陆以外地区海风装机将突破10GW。
“公司将充分受益于此轮高景气周期,得益于行业未来巨大的装机规划,成长确定性高。”川润股份在三季报中表示。
液冷产能释放实现新增长极
在风电产品主业增长明确的情况下,液冷产品则有望成为川润股份新的业绩增长极。
凭借30多年液冷温控技术积累,川润股份聚焦智算中心、超算集群、数据中心、储能电站等高发热密度场景,推动液冷技术向标准化和规模化跨越式发展。
此前,川润股份作为《数据中心液冷系统技术规范》国家标准的第一起草单位,构建了“技术创新—产品迭代—生态协同”的全价值链闭环。
今年6月末,川润股份数据中心液冷系统解决方案产线升级落成,并推出“冷板式/浸没式全链条液冷解决方案”,与数据中心生态服务商香江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数据中心液冷技术从性能驱动向TCO驱动。
8月初,川润股份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为客户提供稳定可靠的液冷整体解决方案+绿色算力能源管理,致力于成为数字经济核心基础设施的高效散热基石与可靠运行守护者。
据了解,公司液冷业务有序开展,已经持续获得国际国内客户订单并交付。
有数据指出,2025年AI工作负载将占数据中心算力消耗的45%(2022年仅15%),液冷成为高密度算力解决方案,Rubin时代液冷将成为必选项,预计液冷系统的价值量将提升40%,浸没式液冷成为标配。美国银行证券BofA Securities估算,全球数据中心市场在2025年会达到5060亿美元,到2028年可能破9000亿美元,复合增速23%。
具体到中国市场。根据中国信通院的预测,2023—2027年期间中国液冷数据中心市场将以59%的复合增长率持续蓬勃发展,到2027年,中国液冷数据中心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0亿元。IDC预计,2024—2029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6.8%,2029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62亿美元。
在算力投资和数据中心高景气驱动下,“算力液冷+新能源电力”市场的快速扩张,为川润股份未来的发展构建了高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