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市场成交冷清,硅业分会预计全年供需仍略显过剩
来源:第一财经作者:陆如意2025-10-23 15:51

光伏产业链上游的多晶硅环节被视为行业“反内卷”的“牛鼻子”,其行情变动一直备受市场关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下称“硅业分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过去一周,多晶硅市场成交均价环比持平。

具体来看,多晶硅n型复投料成交价格区间为4.9万元/吨至5.5万元/吨,成交均价为5.32万元/吨,环比持平。n型颗粒硅成交价格区间为5.0万元/吨至5.1万元/吨,成交均价为5.05万元/吨,环比持平。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虽然相较再早一周仅2~3家的主流签单企业,过去一周多晶硅主流签单企业数量已增至5~6家,但整体市场成交仍然相对清淡。

成交冷清的背后,反映出市场终端需求的疲软。硅业分会表示,从需求端看,市场对四季度光伏装机预期偏弱,电池组件订单增量有限,硅片企业开工率维持稳定,继而对上游硅料的需求总体平稳。

从供给端来看,目前光伏产业链上游的多晶硅环节仍处于“反内卷”和产业结构重塑的关键时期。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业内仍如期召开相关自律会议,市场内也有流出各环节成本的参考数据,短期内对市场信心有一定提振。但若从基本面数据表现看,由于终端需求疲软,即便供应同比显著收缩,库存仍有小幅累积。

在“反内卷”号召下,今年前三季度(1月至9月),国内多晶硅行业累计去库约1.2万吨(含进出口)。但据硅业分会统计数据,仅9月份,国内多晶硅累库约1.2万吨(含进出口),10月份依旧维持小幅累库预期。

“本月有三家企业复产放量,预计10月多晶硅产量小幅增加。”硅业分会最新表示,据各多晶硅企业四季度的排产计划,西南地区部分产能预计在11月份进入枯水期后逐步检修、减产,预计10月为全年产量高峰,11-12月将逐步回落。

硅业分会预计,今年四季度,国内多晶硅产量在38.2万吨左右,同比小幅增加3.0%。“预计2025年,全年国内多晶硅产量约134万吨,同比大幅减少27.3%,与同期需求相比略显过剩,全年累库量预计约2万吨。”

今年以来,随着光伏“反内卷”的持续推进和产业链价格的企稳,上游企业的业绩有回暖迹象。以率先披露三季报的硅料头部企业协鑫科技(3800.HK)为例。2025年第三季度,该公司光伏材料业务未经审核利润约为9.6亿元(其中包括出售一家联营公司之税后出售收益约为6.4亿元),去年同期亏损约为18.1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2025年第三季度,协鑫科技颗粒硅平均外部售价(含税)为42.12元/公斤,较第二季度32.93元/公斤的售价上涨三成;颗粒硅的平均生产现金成本(含研发成本)为24.16元/公斤,较第二季度25.31元/公斤的成本下降约5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 邓卫平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