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0台!全球人形机器人最大订单诞生,行业迈入“量产+融资”快车道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周春媚2025-08-21 20:04

当机器人以跑马拉松、打拳击赛、开运动会而屡屡“出圈”时,一则重磅的行业消息又加速了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迈向生产线的步伐。

8月20日,天太机器人与山东未来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山东未来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港仔机器人集团等战略合作伙伴,共同签署全球首个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10000台订单,创下该领域有史以来数量最大的单笔订单纪录。

值得注意的是,在天太机器人万台订单之前,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等人形机器人公司最近也频获大单。技术创新、成本控制与市场需求的共振下,2025年被认为是人形机器人迈入“规模化量产”的元年。与此同时,今年人形机器人领域频频掀起融资潮,资本持续加码促进技术迭代加速,人形机器人行业正迈入“量产+融资”的发展快车道。

万台级订单落地,人形机器人迈向量产

8月20日,天太机器人与山东未来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山东未来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港仔机器人集团等战略合作伙伴,共同签署全球首个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10000台订单,刷新了该领域数量最大的单笔订单纪录。

万台级订单落地,意味着人形机器人要走出实验室,成为可量产、可交付、可解决实际问题的生产力工具。据天太机器人披露,此批机器人将首要聚焦于家庭康养这一赛道,将集成爬楼辅助、自动驾驶、健康监测、情感陪伴等功能,可同时满足家庭护理、数字生活服务等多元化需求,目标是成为“有温度的家庭成员”。

天太机器人还提到,公司能够实现万台的量产交付能力,主要得益于技术成熟度、供应链掌控力、生态构建能力这三大因素。技术成熟度上,天太自研的高效关节模组、精准的运动控制算法以及稳定可靠的整机集成解决方案,破解了从“能动”到“可靠耐用”的规模化难题;供应链掌控力上,公司打通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设计研发解决方案、整机组装的全链条,确保了性能一致性与成本可控性;生态构建上,公司与网络和算力伙伴携手,共同构建了支撑海量机器人实时协同工作的“网云边端”一体化基座。

万台级量产订单是一个行业突破,同时也是中国人形机器人公司集体迈向量产的一个缩影。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多家头部企业相继斩获大规模订单,引发广泛关注。

今年7月,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在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25年至2027年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中中标。根据此前该项目的比选公告,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本次采购的项目总预算为1.2405亿元(含税)。采购包1为全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预算为7800万元(含税),最终中选人为智元机器人;采购包2为小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算力背包、五指灵巧手,预算为4605万元(含税),中标人为宇树科技。

同样是在今年7月,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发布《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中标公示》显示,优必选以9051.15万元中标觅亿(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中标项目产品为优必选自研工业人形机器人,将用于汽车智能制造场景中。

今年7月以前,人形机器人订单主要集中在高校实验室、科研机构,且单笔采购金额多为百万元级别,而上述采购方则主要来自产业界,还包括了成本敏感、效率优先的制造业巨头。这表明,人形机器人逐渐从“概念验证”转向“真实场景落地”,从“小批量试用”迈向“规模化部署”,在商业化探索方面逐步进入落地阶段。

融资事件不断,资本助推行业加速跑

公开资料显示,天太机器人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机器人核心运动部件研发制造企业,主要向市场供应高精密度的谐波减速机、高集成度的智动轮、高定位精度的关节总成等产品,同时也为特定领域工业客户提供高集成化机器人终端产品,实现从工业智造到服务机器人的产业链覆盖。

在资本层面,天太机器人已获得多轮融资。2018年至2021年,天太机器人连续获得天使轮、A轮和B轮融资。其中,B轮融资额达到1.8亿元人民币,由华登国际领投,泓生资本、龙光集团跟投,IDG资本等过往股东亦继续加持。2025年6月和7月,天太机器人又接连获得C轮和C+轮融资。

天太机器人今年融资节奏的显著加快,正是资本加大对人形机器人赛道押注的一个缩影。最近一段时间的资本市场,人形机器人领域格外热闹,既有智元机器人与宇树科技在二级市场上的“IPO竞速”,也有一级市场上频频上演的融资潮。

据新战略产业研究所不完全统计,截至2025年6月底,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已发生融资事件超过83起,总金额突破140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企业占据60%的份额,累计融资额达84亿元,融资频次与金额均已超越2024年全年水平。

此外,从融资金额看,“亿元级”已成为常态。例如,7月21日,人形机器人公司众擎机器人宣布已连续完成Pre-A++轮与A1轮两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近10亿元人民币;8月5日,触觉感知与具身智能企业帕西尼宣布已完成新一轮A系列融资,且该公司已在过去4个月内累计完成10亿元人民币融资。

由于人形机器人等产业具有长周期、高技术密集度等特点,其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资本的加持能够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活水”,推动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落地。目前,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仍面临挑战。技术上,续航、人机交互、成本控制、复杂环境适应能力仍需提升;应用上,主要应用于工厂、商场、养老院等B端场景,C端市场尚未爆发。不过,在资本的助力下,随着供应链成熟、成本下降和应用场景拓展,万台级量产或将加速实现,万亿级的市场规模也将加速成型。

校对:冉燕青

责任编辑: 高蕊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