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东国家加速推进经济多元化转型,从传统能源依赖迈向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中国凭借先进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成熟的制造业体系以及前沿的数字技术,成为中东市场理想的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在投资领域的互补性不断增强,并通过共同基金等创新模式深化资本联动,不断双向奔赴,实现互利共赢。
近日,长期深耕中东市场的易达资本发布《从亚洲到阿拉伯:海湾地区战略投资路径解析》白皮书,分享易达资本在逾二十个跨境项目中沉淀的一线经验与战略思考。易达资本管理合伙人周国民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时透露,2025年投资中东仍然保持较高的热度,在全球供应链的区域化和中东的经济转型大趋势下,投资机构拥有非常多新的可能性。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香港正扮演着越来越关键的角色:它既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跳板,也是中东资本“引进来”的首站,并快速崛起为连接“亚洲创新”与“中东资本”的关键枢纽。
易达资本管理合伙人 周国民
证券时报记者:请阐述易达资本的基本投资理念以及为什么选择中东作为主要市场?
周国民:易达资本的投资理念注重两大趋势:第一,中东的经济转型。中东国家以资源为基础的经济体在发生转变,鼓励本国非石油行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特别是海湾国家(GCC)正寻求利用中国的技术和能力实现经济多元化。
以沙特“2030愿景”为代表的转型计划近年来发展迅速。易达资本早在2017年便率先落地沙特,通过深度本地化运营与政商界建立了比较深厚的联系。中东新兴行业发展过程中,本地市场对具备技术优势和成熟商业模式的外来企业非常欢迎。这种双向需求创造新的机遇:既帮助本国经济转型,又能为出海企业开辟增量市场。
第二,全球供应链的区域化变化。当前,随着贸易全球化的冲击,中资企业也要综合考虑自身发展,进行布局调整。
这两大趋势叠加,使得中资企业在寻找新的市场机会时,中东成了重点关注对象。易达资本深耕中东有了一定的基础,且了解中国企业和中国市场的优势,就成为链接中国和中东一个很好的资金桥梁,并把桥梁作用发挥到极致,从而产生协同效应。
证券时报记者:2025年中东的投资热潮还会持续吗?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周国民:今年中东投资热潮仍然处于持续升温的状态。易达资本于5月29日香港—沙特资本市场论坛期间隆重举行香港办公室开业庆典,这一战略布局恰与两地资本市场深化合作的重要时点形成共振——第二届“香港—沙特资本市场论坛”也在此时段举办,同时“Premia中银香港沙特伊斯兰国债ETF”正式登陆港交所。两地交易所合作的加深,本身就提供了一个双方投资者逐步了解对方市场和投资标的的好机会,更通过创新金融产品的落地,持续拓展市场深度与广度。
在私募股权市场,过去两年,越来越多的全球性投资人已经开始关注到中东是一个相当有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而沙特随着市场的迅速发展和“沙特愿景2030”带来的经济多元化,给很多国际化公司带来新的市场机遇,在和实体经济的融合中,也为投资人带来新的可能性,随着中东市场越来越成熟,更多参与者也会构建一个完整的“募投管退”正向循环机制。
证券时报记者:易达资本重点关注的投资方向有哪些?从中东的角度来说,他们更希望哪些产业去当地落地?
周国民:我们重点关注的投资领域,包括高增长的一些行业,如数字基础设施与智能科技、金融科技与数字金融服务、医疗健康与数字医疗技术、教育科技与人才转型、农业科技与粮食安全等。
以沙特为例,已为数字基础设施预留超150亿美元投资,到2030年整个GCC数字经济预计将超5000亿美元,所以易达资本重点关注:云计算与数据主权、智慧城市与物联网、AI赋能平台、工业4.0等。阿里云(Alibaba Cloud)、沙特电信(STC)与易达资本联合发起沙特云计算公司,投入5亿美元,建设中东北非(MENA)地区最大的数据中心集群,支持沙特政府云上迁移。
由于中东多个国家的各行各业还处于发展的早中期阶段,所以“遍地是机会”。沙特目前鼓励更多制造业发展的可能性,尤其会关注高端制造业。由于当地劳动力的供应并非像中国这么充足,国内黑灯工厂等已经实现了较高的自动化,高端制造业出海中东和5年前比相对更合适。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在中东如沙特这样的地区建立新的产能,从成本控制、供应链的多元化布局等商业角度衡量也比之前更有可行性。易达资本还投资了联晟智达(联想集团全球供应链对外战略赋能平台),助力中国智能制造企业的全球扩张。
证券时报记者:已经成功出海中东的企业案例,请举例说明。
周国民:以我们投资的科技金融综合性企业华盛集团旗下Sahm Capital为例。Sahm Capital是首家获批沙特资本市场管理局(CMA)全牌照的国际金融科技公司,是沙特交易所排名增长最快的会员单位。Sahm App上线4个月即成功跻身应用商店财经类App榜单TOP 3,上线一年即获得超100万注册用户。今年2月,易达资本宣布领投华盛集团4800万美元战略投资,助力其进一步拓展GCC市场。
总结其成功经验可以发现,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比较早期发现市场空白点,具备进入中东市场的先发优势;第二,中国的整套产品技术方案直接复制出海,能充分利用国内优秀的软件开发工程师的能力,App的迭代功能升级以及整个用户界面的优化,都完胜本地传统的券商竞争对手,吸引大量当地年轻用户;第三,公司的商业模式,交易费用的价格有优势,成为抢占市场的关键点;第四,整个团队的高管和创始人百分百时间精力都投入到了当地,长期驻地在沙特彰显了其本地化的决心;第五,有易达资本这样的本土投资者的赋能,在公司进行本地化业务拓展、与监管部门有效沟通、定位其他潜力市场等方面给予帮助。
证券时报记者:易达资本今年设立的香港办公室的主要定位和发展规划是什么?
周国民:香港特区政府正积极推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同时坚定地将香港定位为“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这一战略定位与易达资本的理念高度契合——我们不仅从事资本投资,同样扮演着“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的角色。
我们背靠中国庞大的市场和企业资源,致力于连接全球市场,尤其在中东地区深耕布局。因此,在香港设立办公室是顺理成章的选择,能够充分发挥我们所期望的双向桥梁作用:无论是中国企业“走出去”,还是国际资本“引进来”,香港都能提供高效的对接平台。中资企业、内地企业以及香港本土企业都能在此便捷触达全球资源,而香港成熟的金融体系和国际化优势,将进一步增强我们在资金端和企业端的联动能力。
校对:廖胜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