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股权融资占沪深市场六成以上,上市民企直接融资渠道不断拓宽
来源:第一财经作者:周斌2025-07-10 14:12

民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定就业、促进创新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资金支持。

民营企业融资向来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今年5月《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实施,明确提出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经济组织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平等获得直接融资。

同期,证监会主席吴清在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民营科技企业座谈会上提到,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既是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快培育高质量上市公司和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近年来,民营企业已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以及法制体系的不断完善,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也在不断拓宽,在资本市场中的融资占比不断提升。

从股票市场来看,近三年民营企业股权融资占比明显提升。Wind数据显示,自2022年以来,截至7月8日,A股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共有728家,占比超过八成;募资总额约6448亿元,占比超过六成。

具体来看,多层次板块为不同类型民营企业提供了差异化融资服务。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5年4月末,民营企业在沪深交易所上市556家,占比80.35%,首发融资规模6373.51亿元,占比63.86%;再融资750家次,占比71.36%,再融资规模8427.99亿元,占比53.45%。

与此同时,北交所、新三板与沪深交易所形成错位发展、协同互补的市场格局,成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末,北交所共有上市公司265家,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达86%;新三板挂牌公司6070家,民营企业占比87.3%。

2022年至2025年4月末,民营企业在北交所融资167家次,占比87.89%,融资规模312.49亿元,占比82.32%;在新三板融资1320家次,占比86.10%,融资规模381.69亿元,占比69.41%。

从债券市场来看,近年来交易所债券市场也为民营企业提供了有力的融资支持。2022年7月,证监会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国工商联发布《关于推动债券市场更好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通知》,通过加强联合奖惩激励、市场监管规范和部门协作联动等方式提升债券市场服务民营企业改革发展质效。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5年3月末,民营企业公司债券融资规模达到4210亿元。

自去年以来,证监会推出“并购六条”及相关配套措施,大力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并购重组。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5年4月末,民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4159家次,占比57.74%,合计交易金额14103.52亿元。

吴清此前表示,证监会将以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为牵引,加快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尊重市场规律,切实提升资本市场的包容性、适应性,持续增强规则的透明度、可预期性,进一步完善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多层次市场服务体系,加力支持优质民营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责任编辑: 李志强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