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分化加剧!投资机会在哪里?
来源:国际金融报作者:朱灯花2025-07-07 22:43

7月7日,A股市场继续呈现分化态势,房地产等周期板块表现强势,而通信等科技板块则表现相对较弱,沪市跑赢深市。

全市场超3200只个股上涨,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21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缩量2199亿元,显示市场交投活跃度有所下降。

交易量能有限,资金分歧明显,投资主线尚未清晰。对于沪指何时能够突破3500点,受访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沪指突破3500点难以一蹴而就,需要市场信心与资金面形成更强合力。预计市场近期保持区间震荡、轮动分化行情。投资者后期应重点关注政策动态、美联储政策预期以及上市公司中报披露情况。

沪指逆势飘红

今日,在公用事业、房地产等周期板块护盘下,沪指微涨0.02%报3473.13点,创业板指则收跌1.21%报2130.19点。其他指数来看,科创50、沪深300、上证50均收跌,北证50跌近1%。

就交易量能来看,今日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21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缩量2199亿元,显示市场交投活跃度有所下降,观望情绪较浓。

个股表现来看,共计3255只个股收涨,涨停股76只;1978只个股收跌,跌停股4只。

排排网财富研究部副总监刘有华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沪指在多次冲击3500点时遭遇明显抛压,且成交量未能有效放大,导致盘中多次呈现冲高回落态势。经过前期连续反弹后,市场情绪有所降温,投资者分歧逐步显现。而今日A股的分化表现,实则是市场在不同板块间进行结构性调整的体现。

“上证指数在3500点附近遇阻后,前期累积的获利盘选择兑现,这属于上涨过程中的正常调整。深成指与创业板指跌幅较大,反映出市场对成长股的谨慎态度。此外,今日成交额缩量,显示资金观望情绪升温。这种缩量回调通常意味着市场需要时间消化短期压力,技术面修复后可能重新选择方向。”格上基金研究员焦冰分析。

焦冰进一步指出,今日A股市场呈现“周期股领涨、成长股调整”的格局,这与近期资金风格切换密切相关。从资金流向看,主力资金净流出137.45亿元,其中通信设备、消费电子等科技板块资金撤离压力显著,而房地产开发板块逆势净流入8.9亿元。这种分化反映出市场对经济复苏预期的强化,资金从高估值的成长股转向低估值的周期股。

image.png

综合板块领涨,公用事业、房地产、轻工制造、环保、纺织服饰、建筑材料板块涨幅均超过1%。韶能股份、华光环能、华银电力、世茂能源、华电辽能等11只公用事业个股涨停,渝开发、沙河股份、南山控股等5只房地产个股涨停,恒鑫生活、家联科技、森林包装、共创草坪、松炀资源、金时科技等11只轻工制造个股涨停。

具体而言,焦冰分析,房地产板块的逆势上涨,与上半年政策持续发力密切相关。专项债收购存量商品房、降低房贷利率等政策落地,推动行业供需结构改善。公用事业板块则受益于“迎峰度夏”用电需求增长,叠加煤炭价格下跌缓解成本压力,呈现防御性特征。然而,煤炭板块自身却因煤价持续下跌、新能源替代加速等因素,成为跌幅最大的周期子板块。

image.png

煤炭板块今日跌幅超过2.04%,年内跌幅近13%。医药生物、通信、家用电器、电子、食品饮料板块均下跌,但仍有宝莱特、五洲医疗、济高发展、正川股份、福元医药、联环药业等6只医药生物股票涨停,同洲电子、联合精密、惠而浦等也纷纷涨停。

焦冰解释道,医药生物板块受集采政策常态化、医疗反腐深化及美国《生物安全法案》扰动。通信、电子板块则因AI算力需求短期不及预期,叠加量化交易监管趋严,资金获利回吐明显。

image.png

鸿涵首席投资官呼振翼对记者表示,在量能萎缩的背景下,市场整体呈现调整态势,但同时继续保持明显的结构性差异。近两个月以来,以银行为代表的核心上涨品种无疑是市场重心上移的关键,从广义来看,银行也属于红利、中特估这一范畴。而微盘股的强势表现,则是存量资金下多头趋势跟随的典型特征,体现了市场的风险偏好水平。

黑崎资本首席战略官陈兴文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A股市场的分化回调源于多因素共振。政策端,房地产板块受益于多城限购松绑及中报预增而领涨;电力板块在用电高峰及保供政策的驱动下表现强势。然而,市场整体缩量,存量资金博弈加剧,导致高位的医药、通信等成长板块面临较大压力。技术上,沪指在关键点位遇阻回落,量化交易新规的实施也抑制了短线交易的活跃度,促使资金流向低估值的周期板块。与此同时,创业板受到硬件科技板块的拖累而出现下跌。

突破3500点仍需时间

近期市场表现分化,沪市和深市的博弈表现较为明显,市场对沪指突破3500点的期待较高,但何时能够实现仍存在不确定性。

“当前市场延续震荡向上格局,但沪指突破3500点难以一蹴而就,需要市场信心与资金面形成更强合力。”刘有华预计,后续市场对3500点的冲击仍会经历反复博弈,通过持续震荡逐步消化上方压力。从长期视角看,鉴于市场上行空间已有效打开,且美股指数不断刷新历史高点,投资者对后市可继续保持耐心与信心,维持震荡向上的判断不变。建议投资者后期重点关注政策动态、美联储政策预期以及上市公司中报披露情况。

名禹资产预计市场将呈现区间震荡、轮动分化格局。7月9日,美国“对等关税”暂停豁免期结束,部分国家有望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然而,如果恢复“对等关税”税率的国家较多,美债利率上行和全球需求下行或仍对A股造成影响。投资机会上,关注防御属性更强的红利类资产,以及具有产业趋势的部分科技成长板块。由于经济基本面仍面临一定压力,高股息的红利类资产能够提供更多的安全边际,可重点关注公用事业、交运、银行等行业。同时,建议关注产业趋势良好的方向,如AI产业链、创新药等。

呼振翼认为,在当前可预见的宏观消息面已经没有新的利空情况下,市场已经处于重心缓慢上移的趋势之中。交易量能上,1.5万亿元的成交额是今年以来的较高水平,这也意味着市场目前并不具备快速上涨的资金条件。建议投资者在市场震荡上行时,逢低布局电子、新质生产力、中特估等品种。

“在短期内市场交投情绪偏强的背景下,股市将继续保持积极表现,市场情绪或已率先反应牛市预期。”星石投资表示,结构上看,行业利好和流动性变化对板块表现的影响更大,在牛市预期下,各个板块都有轮动上涨的机会。当前A股市场整体性价比仍较高,后续市场中也存在较多投资机会。流动性角度看,当前股市内的流动性相对充裕,海外资金潜在的再平衡交易有益于中国资产,整体流动性因素对A股也有支撑。

就板块布局而言,陈兴文建议投资者后续关注政策落地实效,如地产“好房子”、电力保供等方向;中报业绩预喜但分化,需观察煤炭、有色的价格弹性。量能若不足万亿,市场或维持震荡。配置上,短期紧扣“政策+业绩”主线,关注地产链、电力及跨境支付,科技板块待企稳;警惕外围波动,适度增配公用事业类资产以平衡风险。

焦冰建议,本月需重点关注几大影响市场的因素:

一是7月政治局会议。当前市场对消费刺激、地产纾困等稳增长政策的预期升温。若政策力度超预期,可能带动周期股补涨。反之,若政策仅维持现有节奏,市场或重回结构性行情。

二是中报业绩。科技股短期走势将取决于业绩验证。以AI算力为例,若二季度营收增速超预期,可能缓解估值压力。反之,若部分企业业绩不及预期,估值消化或引发板块进一步调整。

三是国际环境与地缘风险的扰动。7月9日,中美“对等关税”暂停到期,需紧盯谈判结果。同时,美联储7月议息会议对降息路径的表态将影响外资的风险偏好。此外,中东局势反复,可能推升黄金、油气等避险资产价格。

责任编辑: 高蕊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