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日本央行而言,如何在薪资趋势、消费态势与外部冲击之间找到平衡,将是决定下一步货币政策走向的关键。
由于工资增长继续落后于持续的通胀,日本的实际工资已连续第五个月下降。
7月7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数据显示,5月日本经通胀调整后的实际工资同比下降2.9%,较4月修正后的2.0%降幅进一步扩大,为2023年9月以来的最大跌幅。而主要依赖一次性因素推动的短期支出增加拉动,5月家庭支出激增,以近三年最快速度增长。
持续缩减
作为衡量家庭购买力的关键指标,在大米及其他食品成本上涨的推动下,厚生劳动省计算实际工资时采用的消费者物价指数(涵盖生鲜食品价格,不含房租成本)5月同比攀升4.0%,这一涨幅已大幅超过名义工资的增长。
数据显示,日本5月大米价格同比飙升101.7%,涨幅创下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纪录。
名义工资指每位劳动者的月均现金总收入,包含基本工资、加班费及其他现金补贴。5月该指标同比仅增长1.0%,达300141日元(约合人民币14872.93元),增速较4月修正后的2.0%显著放缓,为2024年3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厚生劳动省一名官员表示,名义工资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是特别收入同比下降18.7%,这类收入主要由波动性较强的奖金构成。
此外,数据显示,5月常规工资(即基本工资)同比上涨2.0%,加班费同比上涨1.0%,两者增速均较4月有所回落。
日本最大的工会组织日本劳动组合总联合会7月3日宣布,日本企业在今年春季劳资谈判中同意平均加薪5.25%,这是连续第二年加薪幅度超5%,创下34年来最大涨幅。大幅加薪被视作应对通胀引发的生活成本飙升的必要手段。
不过,该官员指出,春季劳资谈判的结果可能要到夏季才会在薪资数据中明显体现。同时,政府调查的受访者中包含大量无工会组织的小企业,这类企业的加薪实施节奏比大企业更迟缓。
此外,日本智库Sompo Institute Plus高级经济学家Masato Koike表示:“如果(受美国关税影响的)企业盈利大幅缩水,可能会对冬季奖金以及2026年春季劳资谈判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导致加薪速度放缓。美国在对日贸易谈判中言辞强硬,相关风险较以往更高。”
转机将至?
尽管5月实际工资数据笼罩在阴云之下,但日本家庭支出当月以近三年最快速度增长,人们对疲软消费或正迎来转机的信心有所增强。
7月4日,日本内务省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5月的消费支出同比增长4.7%,高于市场预期的1.2%,为2022年8月增长5.1%以来的最快增速。经季节调整后,环比支出增长4.6%,同样高于预期的0.4%,为2021年3月激增6.7%以来的最大环比涨幅。
内务省一名官员将这一超预期增长归因于一次性因素推动的支出增加,例如汽车相关产品支出以及外出就餐等方面的消费。该官员表示:“自去年12月以来,家庭支出的三个月移动平均值持续为正,消费似乎正在复苏。”
不过内务省也指出,消费者对涨价商品仍持克制态度。因消费者减少大米购买量,5月大米支出同比下降8.2%。分析指出,在特朗普引发的全球贸易战给全球企业和政策制定者带来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消费者对前景将持谨慎态度。
大和证券经济学家铃木雄太郎表示:“随着日元升值与原油价格下行,预计通胀将放缓,下半年实际工资同比有望转正,进而推动消费逐步复苏。”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日元对美元汇率(JPY/USD)累计上涨9%,创下近年来最佳表现。
然而,贸易方面的不确定性依然显著。特朗普对美日可能达成的协议表示怀疑,称可能对日本进口商品征收30%或35%的关税,远高于他4月2日宣布的24%。
在5月1日发布的最新季度预测中,日本央行将2025财年的经济增长预测从1.1%下调至0.5%,直接反映出美国关税政策的预期冲击。
日本政策制定者与分析师担忧,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的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可能削弱当前的加薪势头,进而使日本央行推进货币政策正常化的努力变得复杂。
不过,日本央行理事会成员高田创7月3日表示,在暂停加息以评估美国关税影响后,日本央行应重启加息。这番言论释放出乐观信号,日本或有望稳定实现央行的通胀目标。
高田创表示,日本在稳定实现央行物价目标方面正取得进一步进展。他指出,在原材料成本上涨及薪资提升等因素推动下,中长期通胀预期持续稳步上升,日本终于出现了“内生性通胀”的迹象,这是加息的前提条件。
但他同时警告,日本经济正面临来自外部的巨大压力,并表示希望评估美国加征关税是否会对出口、资本支出以及企业的加薪意愿造成损害。
“日本经济过去经历过几次‘虚假的曙光’,即短暂的经济复苏被全球需求冲击打断。但我预计,此次日本将迎来‘真正的曙光’。”高田创说。
高田创认为,基于日本经济已为全面退出非常规宽松计划做好准备的判断,“日本央行应逐步且谨慎地推进货币政策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