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将发布专精特新系列指数!
7月7日,上交所与中证指数公司分别宣布,将于7月21日正式发布上证科创板专精特新指数、上证专精特新指数及中证专精特新100指数。同日,深交所和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宣布,将于7月21日发布深证专精特新指数(代码:399268)、创业板专精特新指数(代码:399267)。
这一系列指数的推出,旨在为市场提供更丰富的专精特新上市公司表现基准,引导资金流向创新驱动型中小企业,助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
A股专精特新“小巨人”公司超1000家
专精特新企业“小而专”,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型的特征,“小巨人”企业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些企业位于产业基础核心领域和产业链关键环节,以创新能力突出、核心技术掌握度高、细分市场占有率领先、质量效益优良而著称。
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超过1000家。
这些企业虽然市值较小,但具有较强的创新属性。数据显示,A股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目前平均市值约67亿元;2024年,平均营业收入约13亿元,研发强度(10.4%)、毛利率(31.6%)和营收增长率(9.8%)均显著高于A股平均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9年以来,超过37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沪上市,占同期全部专精特新上市公司的45.9%,其中超过310家在科创板上市,凸显了科创板作为“硬科技”企业首选上市地的吸引力。
截至2025年6月底,共50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深交所上市,占A股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的47%,其中创业板企业398家,数量占比37%。
多维度表征专精特新上市公司表现
为表征科创板专精特新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上交所联合中证指数公司发布上证科创板专精特新指数,选取50只规模较大的科创板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样本合计市值和研发支出占全部科创板专精特新证券的比例分别为47.7%和41.9%,平均研发强度高达21.2%,精准表征了科创板专精特新企业的创新特点。
上证专精特新指数和中证专精特新100指数同时发布,分别表征沪市和A股市场专精特新上市公司整体表现。
其中,上证专精特新指数选取100只规模较大的沪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证券中作为指数样本,主板证券占比25%,科创板证券占比75%。样本合计市值占沪市专精特新证券的54.7%,为市场提供了沪市专精特新企业表现基准。
中证专精特新100指数分别从沪深北市场选取合计100只排名靠前的专精特新“小巨人”证券作为指数样本,最新一期样本包含沪深北市场证券分别为41只、48只和11只。该指数对全体专精特新上市公司的市值、营业收入、研发支出和净利润覆盖率分别为33.0%、20.9%、28.8%和40.0%,全面反映A股市场专精特新企业的分布格局。
深证专精特新、创业板专精特新两大指数基于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分别在深市、创业板市场选取100只市值规模大、流动性好的上市企业作为样本。截至2025年6月底,指数总市值分别为1.5万亿元、1.3万亿元,近一年日均成交金额分别达416亿元、408亿元,可投资容量充足、流动性充分。指数运行表现良好,自基日2018年底以来,深证专精特新、创业板专精特新指数年化收益率分别为8.3%和9.8%,优于同期沪深300指数(4.4%)。
深证专精特新、创业板专精特新指数创新属性优良、成长性突出。样本公司全面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权重合计占比达86%和89%。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和14%,净利润同比增长6%和10%,近三年研发费用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0%、19%。两条指数“民营含量”高,民企样本公司数量分别为83家、82家,权重占比近八成,充分体现深市对于民营企业的支持培育成效。
后续将持续优化指数供给体系
中小企业是经济活力与韧性的重要源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排头兵,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此次专精特新指数系列的发布,将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为投资者提供丰富的投资工具,助力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资本市场服务科技金融、普惠金融质效。
据了解,上交所和中证指数公司后续还将持续优化指数供给体系,为个人投资者提供更丰富的配置工具,并积极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加快培育形成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性投资理念,推动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
深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指数的发布,是充分发挥指数市场表征作用和投资引领功能,助力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一项务实举措。深交所将大力推动专精特新等优势领域指数产品开发,引导、撬动市场资源流向科技创新型企业,也为投资者分享相关领域成长红利提供多元化投资标的。
校对:刘榕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