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工业机器人赛道杀出“黑马” 翼菲科技拟通过18C章程登陆港股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钟恬2025-07-01 23:53

日前,浙江翼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翼菲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递表,拟依据18C章程登陆港交所主板,农银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若此次顺利上市,翼菲科技将有望拿下“轻工业全品类机器人第一股”的头衔。

翼菲科技是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作为中国领先的综合性工业机器人企业,公司专注于工业机器人的设计、研发、制造及商业化,并提供机器人综合解决方案,深耕轻工行业。凭借自主研发的机器人本体、控制及视觉系统和制造工艺,公司已建立强大的全覆盖技术生态体系,实现规模化智能决策、环境感知、精确操控及自主移动。

依托多年技术沉淀与创新积累,翼菲科技自主研发控制及视觉系统(Gorilla及Kingkong系列)核心技术,构建起涵盖并联机器人(Bat系列)、AGV/AMR移动机器人(Camel系列)、SCARA机器人(Python系列)、晶圆搬运机器人(Lobster系列)及六轴工业机器人(Mantis系列)全面的工业机器人产品矩阵。其相关解决方案可支持上下料、分拣、取放、包装、视觉检测、组装及涂胶系统等多元自动化功能,已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零部件与新能源、医疗健康、快消品及半导体等领域。

翼菲科技于2014年成功自主研发迅翼系列(Bat系列)高速并联机器人,一举填补国内技术空白。该系列产品自研控制系统大幅精简硬件架构,节约控制硬件成本达50%;标准动作节拍可达240次/分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0%,在自动化流水线及分拣作业场景中展现卓越适应性。历经持续迭代创新,该系列已推出五代产品及20+标准机型。

此外,公司于2025年开始了具身智能机器人的研发。6月中旬,翼菲机器人项目正式签约落地浙江绍兴曹娥江经开区,将重点建设工业机器人生产制造基地及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发中心。

从市场地位来看,以2024年收入计算,翼菲科技是中国专注于轻工行业的工业机器人及相关机器人解决方案供应商中排名第五的本土企业。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翼菲科技的客户包括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显示屏供应商、生物活性材料及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全球最大的微型声学设备供应商之一、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之一、全球领先的综合医疗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等知名企业。公司客户数量也逐年攀升,直销客户从2022年的69名增长至2024年的275名,主要来自消费电子、汽车零部件、新能源、医疗健康等高增长领域。

在此次IPO前,翼菲科技已完成10余轮融资,吸引了众多明星投资机构入局,其中包括佳士科技、常春藤资本、春华资本、国科盈峰、七晟资本、峰瑞资本、启迪之星等。而在IPO前最后一轮融资完成后,翼菲科技的估值已达到36.04亿元。

2022年至2024年,翼菲科技营业收入呈现稳健增长态势,分别为1.62亿元、2.01亿元、2.68亿元;净亏损分别为5755.3万元、1.11亿元、7149.5万元。研发投入方面,该公司近三年研发开支分别为3420万元、3310万元及3870万元,分别占营收的21.1%、16.5%及14.4%。截至发稿,翼菲科技累计获得271项授权专利,包括36项发明专利、222项实用新型专利及13项外观设计专利。

值得一提的是,翼菲科技的业务已覆盖全球二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欧洲、北美、东南亚等主要市场。2024年,其海外收入达2550万元,占当年营收比重为9.5%。

责任编辑: 赵黎昀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