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5年上半年公募定增获配逾百亿元,目前整体浮盈超20%,最高浮盈177%
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燕北
伴随着今年前半程收官,公募参与定增的半年度“成绩单”新鲜出炉。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募机构积极参与定增,合计获配金额超百亿元,整体浮盈幅度超20%。
业内人士认为,行业景气度上行叠加政策利好,不少公司今年融资扩张需求强烈,为积极参与定增的机构提供了不俗收益。未来定增市场或有更多机会出现,关键在于深入研究产业链、精细筛选项目。
年内公募定增获配逾100亿元
整体浮盈超20%
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上半年共有23家公募机构参与38家A股公司定增,合计获配金额达109.41亿元。按当日收盘价统计,当前浮盈金额达24.43亿元,浮盈幅度达22.33%。
上半年公募机构参与定增获利颇丰,21家公募机构参与定增当前实现浮盈,其中4家浮盈幅度在10%以内,5家浮盈幅度在10%~19.99%,另有12家浮盈幅度不低于20%。
易米基金上半年参与了南山智尚、嵘泰股份和绿的谐波3只个股定增,合计获配金额1.20亿元,当前浮盈金额达0.57亿元,浮盈幅度达47.60%。东海基金参与了华达科技、晶华新材、快可电子、科瑞技术等4只个股定增,合计获配金额为0.26亿元,当前浮盈金额达0.10亿元,浮盈幅度达39.15%。
朱雀基金、鹏华基金和平安基金均参与迪哲医药定增,当前浮盈比例均为39.07%。东方阿尔法基金浮盈比例也较高,达37.36%。今年以来定增获配金额前二位的诺德基金和财通基金,当前浮盈比例分别为21.22%和23.15%。
从上市公司角度看,37只公募定增股上半年实现浮盈。其中9只公募定增股当前浮盈幅度在10%以内,10只公募定增股浮盈幅度在10%~19.99%,14只公募定增股浮盈幅度在20%~49.99%,另有4只公募定增股浮盈幅度不低于50%。
公募定增获配金额1.04亿元的乐山电力,当前浮盈金额达1.84亿元,浮盈幅度达177.84%。该股吸引了财通基金、华夏基金和诺德基金3家公募机构参与定增。
晶华新材吸引到财通基金、东海基金、诺德基金和兴证全球基金4家公募机构定增,合计获配金额为0.45亿元;当前浮盈金额达0.34亿元,浮盈幅度达75.72%。
此外,公募机构参与容大感光、嵘泰股份、北方铜业、星云股份4只个股定增,当前浮盈幅度均超40%。
从行业来看,上半年基础化工行业个股最受公募定增关注。该行业中有晶华新材、永和股份、美瑞新材、圣达生物和昊华科技5只个股受到公募定增青睐,合计获配金额达18.61亿元。
定增机会仍值得关注
但需要深度研究
展望未来,公募业内认为定增市场仍有值得关注的机会。
据易米基金介绍,不同于二级市场股东之间的交易行为,定增投资的资金进入上市公司,是金融直接支持实体产业的重要渠道,投资者可以分享优质上市公司发展的红利。
一位业内人士称,今年定增市场回暖主要源于政策支持和行情推动两方面因素。一方面,政策利好持续释放,多部门联合印发的方案允许公募基金等机构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增;另一方面,股市行情活跃也进一步推动了定增市场回暖。
谈及今年定增市场复苏的原因,东方阿尔法基金基金经理周谧称:“定增的需求根本上源于企业对未来自身行业前景的看好,从而产生资本开支的需求。今年不少行业景气度发生了显著变化,比如军工、创新药、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当企业认识到行业景气度的好转且客户意向订单大幅增长时,往往会通过定增融资来扩张,以抓住未来产业景气度提升带来的红利。”
易米基金则表示,近期投资的定增项目还没有完成退出,市场有波动性,最终的收益还要看退出后的表现,不过也确实看到一些行业出现了边际改善的情况。
展望下半年,周谧指出,随着行业复苏与景气度提升,企业通过定增融资扩大资本开支的需求将增加,定增机会及收益有望随经济回暖进一步提升。下半年可重点关注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创新药、固态电池等领域机遇。
易米基金强调,在合适市场条件和政策背景下进行定增投资一直是一个有效的策略,但收益方差较大,并不是没有风险。同类别的上市公司获得资金后对利润增长的实现速度和效率也不同,需要深度研究。外部冲击落地可能是比较好的机会,关键在于对产业链的深度研究和对项目的精细化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