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市场“科技板”启动后,首单民营创投机构“科技创新债券”落地深圳。
记者获悉,近日,深圳市东方富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获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接受注册通知书》,同意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东方富海此次计划发行总规模15亿元、期限15年的科创债。募集资金将专项用于创投基金出资及置换等科技创新领域,重点投向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新能源与新材料、半导体、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相较于其他同类型项目,该项目在发行总规模、发行期限均创下新纪录,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引导更多债券资金转化为‘耐心资本’,定向支持早期、硬科技项目,形成‘募投管退’良性循环。”相关人士介绍称。
创业投资是链接风险资本与产业的关键枢纽。然而,从创投行业发展情况来看,“募资难”是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于民营创投机构而言,由于规模相对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品牌影响力有限等自身特点,“募资难”问题更为突出。
即便如此,从过往经验来看,民营创投机构通过发行债券补充资本金的积极性并不强,主要是存在自身评级较低导致的发行利率高、债券期限与基金期限错配、担保额度低且费用高等难点
3月6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提出,将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重点支持投资经验丰富的头部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创业投资机构等发行长期限科技创新债券,带动更多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记者了解到,东方富海落地首单民营创投“科创债”项目背后,是深圳市委金融办、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深圳证监局、福田区等相关部门、国信证券、中债信用增进、高新投等市场主体参与并协同推进。
5月7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潘功胜提出,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通过与地方政府、市场化增信机构等合作,采用共同担保等多样化的增信措施,分摊债券的部分违约损失风险,为科技创新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发行低成本、长期限的科创债券融资提供支持。
记者了解到,在上述项目推进过程中,为东方富海“量身定制”合适的增信方案,成为项目成功推出的关键因素。为此,项目各参与方在方案设计上创新使用政策性支持工具。
5月9日,东方富海还作为民营创投机构代表,参与了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主办的“科技创新债券上线暨集中路演活动”并进行现场路演。活动现场,投资者对东方富海项目表现出浓厚兴趣,据了解,多家银行机构积极响应,已提前与总行沟通投资要素并推动内部审批流程,为认购项目做好充足的准备。
同时,央行推出政策,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可用于购买科技创新债券,有利于将更多长期、高效、便捷、低成本的债券资金引向科技创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