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DII基金和股票型基金资金均呈现净流出。
本周,A股小幅震荡。ETF份额本周增加38.62亿份,达到28096.56亿份;总规模增加521.81亿元,达到40672.53亿元。
本周资金净流入115.4亿元。分类型来看,另类投资基金、货币市场型基金、债券型基金的资金分别净流入181.25亿元、13.95亿元和11.87亿元;国际(QDII)基金和股票型基金的资金分别净流出11.56亿元和80.11亿元。
创新药ETF霸屏涨幅榜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场内投资类型为股票型的ETF中,有超800只ETF本周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录得正值,6只港股创新药相关ETF周涨幅超10%。
工银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本周上涨10.95%,涨幅居首。该基金最新流通规模达26.73亿元,基金份额升至25.74亿份,均创上市来新高。
今年来,医药板块行情持续回暖,相关ETF纷纷录得上涨。AI为创新药板块提供了较大的估值空间和走势弹性。有机构表示,受益于AI赋能和相关概念价值外溢,叠加产业政策催化,创新药这一细分板块或存在盈利和估值提升的可能,值得投资者关注。
此外,从年初以来,国产创新药企业已经完成了几十笔对外授权的交易,恒瑞医药、联邦制药等公司均与海外MNC达成了重磅交易。国产创新药的研发进度和临床数据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占优势,创新药BD出海受关税影响较小,有望继续通过授权出海的形式实现全球的商业化价值。
广发基金投顾团队认为,创新药走强主要是因为估值低、市场热、有支撑三大因素。创新药是成长风格里的价格洼地,近10年PE分位数较低,多数公司正处于低于合理估值的阶段。虽然港股指数反弹行情较强,但从中信一级行业来看,医疗板块的反弹幅度不高。
创新药是“真”创新。相比于当前基本面仍处于困境中且短期内行业基本面反转难度较大的板块,创新药能接住近期“困境反转”的资金量,还是因为行业基本面有支撑。从产业发展前景来看,创新药强调的是化学结构新颖(创新)或新的治疗用途(创造),创新药企近似技术创新型企业,属于医药界的“新质生产力”。
5只ETF份额增加超10亿份
据数据宝统计,剔除本周内新成立的ETF,本周场内股票型ETF中,有5只ETF份额增加超10亿份。
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本周基金份额增长20.37亿份,增幅10.85%。该基金一季度前十大重仓股新增小鹏汽车-W;并对小米集团-W增仓994.34万股,为该基金第一大重仓股;吉利汽车等退出前十大重仓股。
值得关注的是,华夏中证机器人ETF本周表现突出,基金份额增长12.57亿份,增幅8.57%,最新ETF份额升至159.22亿份,创历史新高。
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多数基金经理认为,机器人领域未来渗透率的天花板高且想象空间大。
永赢基金经理张璐表示,机器人板块近期有四个维度的积极变化:1.机器人板块在持续扩圈,从以前的机器人主机厂单一映射,到现在有了国内外多个机器人主机厂衍生的多个产业链共同映射;2.各主机厂机器人新视频不断推出、春晚机器人节目出圈、英伟达CES大会等事件使得机器人板块维持着高关注度;3.多个省市陆续发布机器人产业支持政策;4.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全球范围内可能会有革命性的机器人产品发布。
56只ETF的基金份额本周减少超1亿份。从基金份额减少居前的ETF来看,多数为A500ETF,其中华泰柏瑞中证A500ETF的基金份额减少最多,周内下降16.14亿份,降幅12.87%。本周中证A500行情表现一般,连续录得4根阴线。
今年以来,中证A500相关指数基金在市场中备受投资者关注,多只新发基金出现提前募集结束的情况。近期不少中证A500相关产品延长了募集期。中银基金、西藏东财基金、中海基金机构发布公告,对旗下新发行的中证A500ETF联接基金或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延长募集期。
一般来说,基金延长募集期的主要原因包括市场环境变化、投资者情绪降温以及产品同质化竞争加剧等。
基金经理对消费板块后市表示期待
随着各地促消费政策密集出台叠加“五一”假期临近,线下消费市场持续升温,A股市场掀起了一股“消费热”,部分消费主题基金表现活跃。多位基金经理表示,消费板块估值已处于相对低位,在市场情绪充分释放、关注重点回归基本面后,有望迎来持续上涨行情。
海富通消费优选混合基金经理刘海啸表示,经过四年的调整,消费板块整体估值已趋于合理。在过去几年中苦练内功、成功抓住核心消费群体需求的企业,有望率先迎来业绩改善。其管理的海富通消费优选混合基金主要围绕“大内需”概念进行布局,既包含传统的食品饮料、医药、家电等行业,也有潮流首饰、折扣连锁、消费电子等新兴行业。
不少基金经理将目光从传统消费投向新消费领域,安信灵活配置基金经理张竞认为,随着国潮的兴起,预计大量新型消费公司存在明显的阿尔法收益。
西部利得基金表示,宠物食品板块可以重点关注,一是市场空间大,在几千亿元的宠物经济总市场空间中,宠物食品的市场空间占比接近一半,且呈现持续增长的动能;二是行业格局向好,由于前期价格战竞争激烈,已有一批企业完成出清,目前呈现出替代外资、跳脱内卷的态势,有品牌能力的公司或将迎来更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