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证监局对4家私募机构出具警示函,涉及管理运用私募基金财产未勤勉尽责、未对投资者风险识别和风险承担能力进行评估等违规行为,其中,北京海纳百泉投资、乾祥海泉投资均为知名艺人胡海泉名下私募基金公司。
4月24日下午,海泉基金在微博发布声明回应称,所警示内容为2017年之前就已在监管部门指导下完成自查自纠并完成验收。并没有给任何投资人造成损失,目前基金健康正常运营。
胡海泉旗下私募再被处罚
中基协公开信息显示,海纳百泉投资和乾祥海泉投资的法人代表均为胡海泉,两家私募也均为股权、创业投资类私募基金。对于处罚原因,北京证监局表示,乾祥海泉投资在管理、运用私募基金财产,未能恪尽职守地履行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义务。
海纳百泉投资则有两项违规行为:一是管理、运用私募基金财产,未能恪尽职守地履行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义务;二是未在基金募集期间,对投资者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进行评估。
事实上,这并非胡海泉旗下私募第一次领罚单。2023年7月,北京证监局就对海纳百泉基金出具过一次警示函,被罚原因仍为管理、运用私募基金财产,未能恪尽职守地履行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义务等。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受处罚的两家机构的法人目前还是胡海泉,但是天眼查资料显示,在2022年2月,胡海泉就退出海纳百泉投资第一大股东。天眼查显示,胡海泉目前担任14家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其中9家存续。
有法律人士表示,胡海泉旗下私募基金被处罚事件,为明星跨界金融行业敲响了警钟。尽管明星效应能带来短期流量和资源,但投资终究是专业领域,需要严谨的风控和合规管理。未来,明星若想在资本市场长久立足,必须提升专业能力,尊重金融规律,否则很可能在监管趋严的环境下面临更大的风险。对于投资者而言,也应保持理性,不要盲目追随明星光环,而应关注基金本身的合规性和投资逻辑,避免因“名人效应”而忽视潜在风险。
明星跨界做股权投资受挫
私募股权市场大发展的10年前,明星跨界创投圈已不是新鲜事,但经历过一个完整的周期后,评判明星投资业绩的“验金石”也逐渐出现。
作为华语乐坛的经典组合之一“羽泉”的成员,胡海泉在音乐圈积累粉丝的同时,不断拓展事业触及领域。作为娱乐明星跨界投资的典范,胡海泉涉足一级市场较早,投资板块覆盖战略性新兴产业、环保产业、互联网+等领域,以海泉基金为母基金,旗下共有7家专项基金机构。
海泉基金成立之初在市场上颇为活跃,主要专注于人工智能、消费升级、医疗、文化等领域的投资,投资了包括睿米科技、太火鸟、铜师傅、拓牛、音乐餐厅“胡桃里”,手术机器人“Remebot”等项目。
根据海泉基金公众号,海泉基金是由胡海泉先生跨界创立的专注于早期创新创业项目的股权投资系列基金,公众号最近一次更新也是停留在2022年8月,其天使投资的科技公司趣睡科技在创业板挂牌。
几乎和海泉基金同一时期,2014年,知名演员李冰冰、黄晓明、任泉联合设立Star VC,他们也成为较早进入创投圈的明星群体,此后黄渤、章子怡也纷纷加入,成为基金合伙人。Star VC围绕电子商务、汽车交通、人工智能、文娱传媒、企业服务、医疗健康、金融、硬件等行业进行了大手笔投资,据不完全统计,Star VC共投资了60余个项目,其中投资较为高频的时间是在2017年前后,近年来公开投资频率也在下降,进入2023年尚未有新的投资动态更新。
明星涉足股权投资、私募基金等领域一度成为一级市场的热点,在上一波VC 2.0时代,自立门户成立基金的明星们,经历过近10年的历练,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随着整个行业“募投管退”的环节受阻,且大多数明星并非金融或投资科班出身,其投资决策还是依赖外部管理团队,如果团队专业度不足,或内部治理不完善,极易导致投资失误或违规操作。此次处罚也再一次为明星跨界金融投资敲响了警钟。
校对:陶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