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晚间,多肽药物领军企业诺泰生物(688076.SH)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一季报同步出炉。全球GLP-1销售火热的背景下,市场虽对于公司业绩的加速增长已有一定预期,但优异的业绩表现仍收获了投资者的高度关注。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6.25亿元,同比增长57.21%,归母净利润4.04亿元,同比增长148.19%。高基数基础上,2025年一季度公司延续增长趋势,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5.66亿元及1.53亿元,同比增长58.96%及130.10%。
匹配利润的高速增长,诺泰生物也通过大额分红积极回馈投资者。继2024年中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后,2024年年末,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8元并转增4股,预计派发现金红利1.76亿元,全年累计分红将达到1.98亿元,占年度归母净利润48.91%。
市场遍及全球,GLP-1超预期兑现
诺泰生物业绩兑现屡屡超市场预期,其背后正是以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等GLP-1靶点药物为代表的多肽类药物全球市场需求的持续火热。据了解,多肽药物以慢性病治疗为主,近年来以其确切的疗效和较好的安全性,接受度持续提升,叠加其在免疫调节及代谢方面的广泛应用,全球市场规模迅速扩大。IQVIA数据显示,全球多肽药物市场规模已从2007年约123.9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430亿美元,增长率逐年递增至16%。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深耕多肽药物研发生产的药企,诺泰生物在全球多肽药物供应链中已占据突出的地位。公司指出,经过多年技术积累,公司突破了长链多肽药物规模化大生产的技术瓶颈,成功建立了基于固液融合的多肽规模化生产技术平台,在产能、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等方面具备极强的竞争优势,如司美格鲁肽、艾博韦泰等长链修饰多肽药物的单批次产量已超过10公斤,位于行业领先水平。
凭借技术及生产优势,近年来公司全球订单及合作不断涌现,多肽原料药已销往美国、印度、加拿大、欧洲等海外市场,主要客户包括Krka、Cipla、Apotex、Chemo、Teva、Dr.Reddy、健友股份等国内外知名制药公司。订单的持续交付,最终体现在财务数据,年报披露,2024年公司自主选择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9.49%达到11.29亿元,同时国外收入同比增长129.22%达到10.26亿元。
更进一步,年报指出,在BD端公司正以“平台战略+矩阵战术”覆盖全球严肃医疗市场,与头部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在拓展传统欧美市场的同时,已深度覆盖拉美、中东等新兴市场严肃医疗领域。全球覆盖的战略合作业务,不仅巩固了公司在多肽及寡核苷酸领域的市场领先地位,更将为公司业务增长带来极高的抗风险能力。
此外,为有效规避外汇市场风险,公司公告开展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拟使用不超过2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按需选择外汇远期、外汇期权、外汇掉期等短期衍生品,以提高外汇资金使用效率,合理降低财务费用。与此同时,公司在年报中也明确表示,将战略性并购海外的生产基地,建立地缘政治风险对冲机制,进一步巩固公司的全球竞争力。
研发投入增长178%,多元驱动成果初显
多肽药物领域所建立的行业领先地位,核心在于公司在技术研发层面构建的竞争优势。“时间领先、技术领先”是诺泰生物坚持实施的发展战略,其背后最为重要的支撑,正是公司对于研发创新的高度重视。
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再度突破新高,达到3.72亿元,同比增长178.24%,占营业收入比例达到22.88%,位于行业内较高水平。团队方面,2024年公司持续扩大研发团队建设,期末研发人员达385人,同比增长44.74%,硕博占比达44.94%。
年报指出,在研发端,公司凭借学科交叉优势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已形成极具竞争力的研发生产体系,叠加高研发投入,报告期内公司产品管线持续扩容。具体而言,围绕GLP-1靶点,报告期内,司美格鲁肽在俄罗斯完成了审评审批、在韩国完成了注册登记和GMP检查;替尔泊肽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向美国FDA提交DMF;司美格鲁肽制剂也已进入Ⅲ期临床试验阶段;利拉鲁肽注射液(合作品种)已取得IND批准。
不仅限于“减肥药”靶点。据统计,截至2024年末,公司在研项目共43项,其中原料药项目23项、制剂项目20项,围绕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等疾病治疗方向搭建了丰富的产品管线。其中,醋酸奥曲肽、氟维司群取得了欧盟CEP证书,注射用醋酸西曲瑞克、马来酸氟伏沙明片、醋酸阿托西班注射液、依帕司他片、阿戈美拉汀片等5个制剂和醋酸阿托西班、舒林酸、联苯苄唑、布美他尼等4个原料药取得了CDE的受理;氟维司群注射液也已获FDA受理;利司扑兰则已向FDA提交了DMF。
产能扩建完工在即,筑牢多肽、寡核苷酸领导地位
高研发投入筑牢“技术领先”壁垒,产能的前瞻布局与加速建设则为“时间领先”提供了有力支撑。
年报指出,2024年,公司第四代规模化吨级多肽生产车间601车间已正式投产,实现多肽产能5吨/年,602多肽车间则将于2025年上半年完成建设,公司多肽产品的产能瓶颈有望实现突破。从原料药向制剂延伸,目前公司新制剂工厂已落成,报告期内多条生产线通过药品GMP符合性检查,后续随着产能的逐渐爬坡,有望为公司贡献新的业绩增长点。
此外,寡核苷酸是公司继多肽药物后布局的前沿医药领域。据了解,与目前市场主流的小分子药物和抗体药物相比,寡核苷酸所属的小核酸药物,具有治疗效率高、毒性低、特异性强等众多优点,尤其在代谢、肿瘤及感染病预防等方面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年报指出,公司的寡核苷酸吨级商业化生产车间已于2024年底正式动工,预计2025年10月完成建设。产线建成后,将形成年产寡核苷酸1000公斤、PMO100公斤、PEG偶联环肽200公斤的优质产能,帮助公司在小核酸药物领域取得关键的先发优势。
“技术纵深+产业协同”双轮驱动构建战略护城河
多肽类药物所推动的爆发性增长,无疑为公司未来战略发展布局提供了充足的资源支撑。着眼未来,诺泰生物也以其一贯的“时间领先,技术领先”的经营理念,铺开了更具想象空间的医学前沿布局。年报指出,公司将通过“技术纵深+产业协同”双轮驱动,构建起支撑公司全球竞争的双重战略护城河。
具体而言,诺泰生物将基于多肽与小分子药物研发优势,系统整合化学合成技术核心优势,打造“环肽药物—寡核苷酸—XDC”三位一体的技术矩阵。其中围绕XDC平台,公司将通过内部搭建与战略投资并购的方式,布局以多肽、寡核苷酸为基础的XDC技术平台,包括但不限于RDC、PDC、POC、AOC等一系列的偶联平台,构建技术壁垒的n次方。
此外,公司也正积极构建国际化产业安全网络,针对全球供应链重构挑战,实施“双循环”资源配置战略。一方面,通过战略性并购海外生产基地对冲地缘政治风险;另一方面则对核心上下游平台战略性投资并购,全球化布局,构建供应链体系的稳定性。
具体到2025年,公司已设立专项小组监测全球生物医药行业监管政策变动,通过地缘政治情景预演动态模拟应对方案。公司也将持续打造高素质国际化BD团队,因地制宜,将业务版图从传统欧美等地区进一步延伸至拉美、中东等潜力板块,打造公司又一业绩增长引擎。同时,公司也正积极寻求优质标的兼并购机会,审慎投资布局赋能主业,巩固并扩大公司在细分领域优势龙头地位。(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