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19日,美国与伊朗结束了第二轮间接会谈。伊朗方面表示,双方将于4月26日举行第三轮间接会谈。有分析人士认为,美伊双方都称会谈具有“建设性”,但实际上当前的谈判仅仅触及一般性框架和原则,双方在核心议题上仍然存在较大分歧,这意味着谈判前景还面临很大不确定性。
美国和伊朗的第二轮谈判在意大利罗马举行,双方代表分别是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和伊朗外长阿拉格齐。谈判采取了和第一轮谈判一样的间接谈判形式,双方代表在不同房间,由阿曼外交大臣巴德尔作为中间人传递信息。会谈持续了约4个小时。
阿拉格齐在会谈后表示,美伊就“部分原则与目标达成更清晰共识”,双方技术团队将于4月23日启动专家级谈判,第三轮间接谈判将于4月26日在阿曼举行,届时双方将“评估专家工作成果,并衡量是否能够达成协议”。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巴加埃19日也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伊朗和美国第二轮间接会谈“气氛富有建设性”。巴加埃同时表示,“持久和平源于国家之间的诚实对话,而不是强加武力”。他还强调伊朗将维护“和平利用核能的合法权利”。
美国方面一名官员也表示,第二轮谈判取得“良好进展”,双方同意下周再次会面。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内单方面宣布美国退出伊核协议,随后对伊朗施加新的制裁。今年1月特朗普上任后,不仅重启对伊朗的“极限施压”政策,还威胁伊朗就其核计划与美国进行谈判。4月12日,美伊在阿曼进行了2018年5月以来的首次正式谈判。
第一轮谈判结束后,伊朗方面称与美方进行了“有建设性和有希望的”间接会谈,白宫也称会谈“非常积极和有建设性”。正是在此情况下,双方于19日展开了第二轮谈判。如果4月26日美伊能够顺利实现第三轮间接谈判,那么双方将保持一周一谈的节奏,这个进程可谓顺利。
有媒体分析认为,从美国和伊朗方面的表态来看,双方对目前的谈判进展基本满意,这主要是因为双方都有谈判的意愿。对美国来说,谈判的目的是阻止伊朗拥有核武器。伊朗方面则希望通过谈判解除伊朗受到的制裁,同时维护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双方的前两轮谈判基本是在划定谈判框架和原则,因此较容易向前推进。
不过在谈判过程中,美伊双方其实也在互相试探,为自己争取有利的谈判地位。阿拉格齐16日就表示,伊方需要在谈判中了解美方真实立场,谈判只有在平等和尊重基础上才能推进下去。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18日也表示,伊朗不寻求战争,但也不会忍受任何屈辱。而白宫方面此前则表示,伊朗要么接受美国的要求,要么付出沉重代价。
有分析人士指出,随着谈判深入,美伊之间的分歧可能会逐渐暴露。在谈判涉及的一些关键议题上,美伊双方的立场存在较大差距。除了美国和伊朗,一些相关国家的态度和行动也可能会影响谈判前景。
根据美国方面的表态,美方希望限制伊朗的铀浓缩活动,以阻止其拥有制造核武器的能力。但究竟什么样的铀浓缩水平应该被限制,美伊之间存在分歧,伊朗强调其进行铀浓缩活动的权利不容侵犯。此外,除了核计划,美国还可能想要限制伊朗的导弹计划,但这一点同样为伊朗所反对。阿拉格齐19日就表示,伊美谈判应仅限于核问题。
以色列的动向也可能影响美伊谈判进展。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政府经过长时间讨论,决定暂不支持以色列对伊朗核设施发动袭击的计划。但以色列方面仍未排除未来几个月内袭击伊朗的可能性。如果以色列发动单方面袭击,那么美国就可能会被拖入冲突之中,谈判也将难以为继。
此外,阿拉格齐近日访问俄罗斯,俄方表示有可能为美伊谈判搭建调解平台。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近日访问伊朗,他表示希望国际原子能机构在谈判进程中发挥作用。不过格罗西19日也表示,美伊会谈开启了新的可能性,但进程不会轻松。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和伊朗目前缺乏互信,谈判很可能会呈现“走一步看一步”的态势。外界普遍认为美方政策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加之中东局势复杂多变,伊核问题持续已久,未来谈判能推进到何种程度还很难说。